[發明專利]一種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及其實現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4906.2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9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紅亮;常忠義;王亭芳;趙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麥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紅曼 |
| 地址: | 20006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養殖 池塘 生態環境 人工 及其 實現 方法 | ||
1.一種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水面上的植物栽培浮床,以及設置在植物栽培浮床下面的微生物菌劑固定化填料裝置(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浮床包括托架(5)和浮床單元(1);其中,浮床單元(1)包括浮床體(6),圓環(7);所述浮床體(6)中間有用于栽培植物的植物種植孔(9),所述圓環(7)設置在所述浮床體(6)的四周;所述浮床單元(1)通過所述圓環(7)相連,并在四周以所述托架(5)固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由木材、竹材或塑料制成;所述浮床體(6)由聚苯乙烯發泡塑料板、木材或竹材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劑固定化填料裝置(2)包括微生物菌劑(12)和固定化填料(10),所述微生物菌劑(12)和所述固定化填料(10)混合,懸掛在所述植物栽培浮床上;或者包括微生物菌劑(12)和由高分子超細纖維制作的人工水草,所述微生物菌劑(12)和所述人工水草混合,懸掛在所述植物栽培浮床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超細纖維包括聚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先將所述植物栽培到浮床單元(1)的浮床體(6)的植物種植孔(9)中,浮床單元(1)之間用繩子或鐵絲連接起來,并用所述托架(5)固定;
(2)、把所述微生物菌劑(12)和所述固定化填料(10)混合,形成微生物固定化填料裝入尼龍袋(11)中,用繩子或鐵絲將其懸掛在所述圓環(7)上;或者把微生物菌劑(12)直接和人工水草混合后,用繩子或鐵絲懸掛在圓環(7)上;
(3)、把由上述方法制成的人工浮床放到水產養殖池塘中。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填料(10)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的圓球形、橢圓形或圓環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為挺水植物,包括水芹、蘆、蒲草、荸薺、蓮、茭白荀、荷花、香蒲;或為浮水植物,包括槐葉萍、鳳眼蓮和浮萍;或為沉水植物,包括苔草、黑藻、金魚藻;或為經濟類蔬菜;或為觀賞類花草的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任意組合。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劑(12)由光合細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以及水產養殖用微生物組成。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修復養殖池塘生態環境的人工浮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人工浮床覆蓋所述池塘水面面積的2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師范大學,未經華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490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陸兩棲履帶式大流量應急移動泵站
- 下一篇:一種室外自行車的一體中軸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