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包車防護裝置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4184.0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4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嚴國平;王逸名;盛漢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12 | 分類號: | B22D41/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包 防護 裝置 耐火材料 鋪設 更換 方法 | ||
1.鋼包車防護裝置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包車防護裝置包括兩層框架和耐火材料層;其中,第一層框架懸空位于鋼包車主傳動裝置的上方,與鋼包車主體垂直并固定在鋼包車主體上;第二層框架放置于第一層框架上并可活動吊離更換;第二層框架上表面鋪設耐火材料層;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時,先通過兩個吊耳用天車吊將第二層框架整體吊運至鋪設耐火材料的作業平臺,當鋪設好耐火材料后再用天車吊將第二層框架整體吊至鋼包車第一層框架上;如果在鋼包車運行過程中耐火材料需要更換,立刻將第二層框架吊離,然后將備成的已鋪好耐火材料的第二層框架吊運至鋼包車防護裝置的第一層框架中,鋼包車即刻能夠投入運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層框架為由兩個短條形第二角鋼夾合一個長條形第四角鋼圍成的“]”形框;其中,兩個第二角鋼分別位于第四角鋼的兩端且相向布置構成“]”形框的兩個短邊;“]”形框的兩個短邊與鋼包車主體的外壁垂直,并通過焊接方式固定于鋼包車主體的上部;三塊長條形第一鋼板與第四角鋼平行、且在第二角鋼上均勻間隔地鋪于“]”形框上,三塊第一鋼板分別固定于“]”形框上;三塊第一鋼板與四周相鄰的角鋼分別留有間隙;短條形第三鋼板鋪設于第一鋼板的下部并布置于兩個第二角鋼之間的中點位置,其長度小于第四角鋼底部內側邊至鋼包車主體的外壁的垂直距離,第三鋼板一端與鋼包車主體的外壁垂直接觸,另一端與第四角鋼底部內側邊之間留有間隙;第三鋼板和兩塊靠近鋼包車主體的第一鋼板固定;兩第二角鋼以及第三鋼板的下方與鋼包車主體的外壁之間分別設置相互平行的斜向支承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層框架為由兩個短條形第一角鋼和兩個長條形第三角鋼分別對向相接圍成的矩形框;一塊長方形第四鋼板鋪設并固定于該矩形框上,第四鋼板與矩形框的四周留有間隙;第四鋼板下方、矩形框兩側的第三角鋼之間與第一角鋼平行地鋪設三塊短條形第二鋼板,三塊第二鋼板在第三角鋼上均勻間隔分布;第四鋼板和三塊第二鋼板分別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角鋼和第四角鋼相接處,以及第一角鋼和第三角鋼相接處均為45°的切口焊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鋼板上靠近兩側第一角鋼處焊有兩個吊耳;每個第一鋼板上分別加工有兩個用于吊運的長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層框架內的第四鋼板上表面鋪設耐火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耐火材料鋪設及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火材料為耐火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418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