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構建到半導體集成電路中的電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3951.6 | 申請日: | 200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6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小島章弘;杉崎吉昭;下岡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B81C1/00 | 分類號: | B8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楊曉光;于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構建 半導體 集成電路 中的 器件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9年2月1日、申請號為200910003276.4、發明名稱為“構建到半導體集成電路中的電器件”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基于并要求2008年1月25日提交的在先日本專利申請No.2008-15510以及2008年10月31日提交的No.2008-282499的優先權,在此引入其整個內容作為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構建到半導體集成電路中的電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微機電系統(MEMS)是具有可動部的功能元件,所以MEMS需要腔體來作為可動部的操作空間,并且該腔體被氣密密封,以便防止外部空氣侵入以及保護功能元件。
通過在基底上蝕刻犧牲膜形成腔體,在腔體中氣密密封功能元件,這已經是公知常識了。就在JP?2006-7459中公開的功能元件而言,硅基底上的功能元件被犧牲膜覆蓋,并且形成在犧牲膜上具有開口的抗蝕劑膜。通過該開口蝕刻犧牲膜,通過犧牲膜形成該腔體,并且將功能元件容納在該腔體中。此后,由于在犧牲膜上形成氮化硅膜,所以該開口被密封,然后氣密密封該腔體的內部。
然而,在JP?2006-7459中公開的技術中,由于氮化硅膜對硅基底具有強壓縮力,所以用于形成腔體的抗蝕劑膜發生形變,并且腔體隨時間推移而發生形變。
通過讓用于密封開口的氮化硅膜減薄,可以降低膜的應力。然而,在氮化硅膜減薄的情況下,需要讓開口的尺寸足夠小,以便防止氮化硅膜從開口落入腔體中以及密封開口。因此,該技術的問題在于,將犧牲膜從尺寸小的開口去除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并且因蝕刻不足會導致犧牲膜殘留在腔體中。因此,希望提供一種具有更高可靠性的電器件。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器件,包括:基底,包括功能元件;絕緣的第一膜,配置為與基底一起形成容納功能元件的腔體并且包括多個通孔;絕緣的第二膜,配置為覆蓋所述多個通孔,第二膜形成在第一膜上,并且透氣性高于第一膜的透氣性;以及絕緣的第三膜,配置為至少形成在第二膜上,第三膜的透氣性低于第二膜的透氣性。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器件,包括:基底,包括功能元件;絕緣的第一膜,配置為形成在基底上,絕緣的第一膜形成容納功能元件的腔體并且包括多個通孔;絕緣的第二膜,配置為形成在通孔中,絕緣的第二膜覆蓋所述多個通孔中的每一個,并且透氣性高于第一膜的透氣性;以及絕緣的第三膜,配置為形成在第一膜和第二膜上,第三膜的透氣性低于第二膜的透氣性。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具有功能元件的基底上形成具有多個通孔的絕緣的第一膜,第一膜與基底一起形成容納功能元件的腔體;在第一膜上形成覆蓋所述多個通孔的絕緣的第二膜,第二膜的透氣性高于第一膜的透氣性;在形成第二膜之后,將腔體中的水蒸氣釋放到第二膜的外部;以及在釋放水蒸氣之后,在第二膜上形成絕緣的第三膜,第三膜的透氣性低于第二膜的透氣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器件的橫截面圖;
圖2A-4B是依次示出第一實施例的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圖5是示出第一實施例的變型例的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圖6A-6C是依次示出第一實施例的變型例的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圖7A-7C是依次示出第二實施例的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圖8是示出第二實施例的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圖9是示出應用于本發明的電器件的材料的特征的視圖;
圖10是示出具有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個電極單元的電器件的橫截面圖;
圖11是示出具有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個電極單元的電器件的橫截面圖;以及
圖12是示出具有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個電極單元的電器件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將參照圖1至圖4A和4B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器件。圖1示例電器件的橫截面圖,圖2A、2B、2C和2D至圖4A和4B依次示例電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的橫截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39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