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閥閥桿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3679.1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3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明根;冉以戶;蔣和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三智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7/00 | 分類號: | F16K17/00;F16K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王壽剛 |
| 地址: | 2153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閥閥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流閥閥桿,特別涉及一種針閥閥桿。
背景技術
針閥是一種節流閥,由于調節精度比較高而被廣泛使用。針閥的活門呈針狀,并且沿流體的方向動作,通過調整閥桿的錐形閥瓣與閥座間的配合以改變過流斷面積從而截斷或調節流體流量。
針閥通過定位裝置與閥座對齊,同時在針閥的端部有驅動裝置推動閥桿的桿身向閥座動作;還設有彈性部件,在撤掉推動的力時,彈性部件可以產生回復力,驅使針閥閥桿反方向閥座動作。
在使用針閥時:
推動針閥閥桿伸入閥座,此時,閥瓣與閥座間配合趨緊,流體出口的截面積變小,流體流量隨之變小;當閥瓣與閥座間緊密配合時,截斷流體流量;
撤掉推動針閥閥桿的力,此時,針閥閥桿在彈性部件的反作用力下后退遠離流體出口,閥瓣與閥座間的配合也趨松,從而流體出口的截面積增大,流體流量隨之增大。
然而,在使用現有的針閥時,常常會出現推動力過大過猛,使得針閥閥桿推進時出現過位的情形。一旦過位,則容易對閥瓣造成損傷,降低針閥的使用壽命,嚴重時還會損壞流體出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針閥閥桿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有限位裝置的針閥閥桿,避免使用針閥時閥桿推進過位。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針閥閥桿,套裝在閥座的定位裝置中,針閥閥桿包含桿身及閥瓣,其特征在于:在桿身的露出定位裝置的部位設有限位件,在閥瓣與閥座緊密配合時,所述限位件與定位裝置緊密貼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達到了如下有益效果:
當閥瓣與閥座間緊密配合時,限位件與定位裝置緊密貼合,也就是說,閥瓣的動作最大距離被固定,從而再推動閥桿也不會出現過位的情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針閥閥桿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方式的閥桿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顯示的是本發明針閥閥桿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閥桿的主視圖。如圖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閥座(未圖示)的定位裝置使用的是定位螺母4,定位螺母4中有與針閥閥桿配合的定位孔,針閥閥桿套裝在定位螺母4中。針閥閥桿包含桿身1及閥瓣2,其中,桿身1有一部分露在定位裝置4外。推動桿身1的露在定位裝置4外的部位11,則閥瓣2與閥座之間的配合趨緊;撤掉推動桿身11的力,則閥瓣2與閥座之間的配合趨松。
在桿身1的露在定位裝置4外的部位11設有限位件3,在閥瓣2與閥座緊密配合時,所述限位件3與定位裝置4緊密貼合。也就是說,當推動桿身1時,限位件3可以與桿身1一起動作,直到閥瓣2與閥座緊密配合,此時限位件3與定位裝置4的緊密貼合可以阻止桿身的進一步動作,避免過位。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限位件3為緊固件,例如預設的限位螺母、絲桿、限位桿等。進一步優選所述限位件3為:在桿身上設置的卡簧槽,以及與卡簧槽相應的卡簧。
上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任何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在不違背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可以對其作出各種變形與修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三智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昆山三智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36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投退狀態檢測裝置的電力壓板
- 下一篇:單壁波紋管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