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耳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2407.X | 申請日: | 2011-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0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屈世民;席麗姝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常州美歐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耳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耳機,尤其涉及一種運用在便攜式通訊電子產品上的耳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帶有語音功能的移動通訊設備,而耳機也成為了人們日?;顒庸ぷ髦斜夭豢缮俚耐ㄓ嵲O備之一,人們不但要求其外觀小巧精細,佩戴方便,更加要求其音質好,有立體感。因此對進一步提高耳機的性能及內部結構的更加合理設計成了當下值得研究的課題。
相關技術的耳機設有導管、套設在所述導管上的外殼和收容于外殼內的耳機芯,所述導管用來導線引入到外殼內的耳機芯,所述耳機芯將所述外體分隔成兩部分,即前腔和后腔。
然而,僅兩個腔體結構的耳機會使其工作頻帶范圍受到限制,相關技術的耳機只能在高頻段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對于中頻和低頻段,相關技術的耳機則會受到很大的受限制,達不到人們對寬頻帶,高音質、多音效的需求,這使得相關技術的耳機工作性能單一。
因此,有必要提處一種新的耳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作頻帶范圍寬,性能良好的耳機。
根據上述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耳機,其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耳機,其包括導管、套設在所述導管上的具有收容空間的外殼、置于所述收容空間內的耳機芯和蓋設在所述外殼上的前蓋。所述耳機芯與所述前蓋共同圍成前腔,所述耳機芯與所述外殼共同圍成后腔。其中,所述后腔內還設有蓋設在所述耳機芯上的呈中空的內膽部,所述內膽部上設有臺階部。所述內膽部將所述后腔分隔成主后腔和副后腔,所述內膽部與所述耳機芯共同圍成所述主后腔,所述內膽部與所述外殼共同圍成所述副后腔,所述主后腔和所述副后腔皆與外界相通。所述臺階部上還設有貫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主后腔和所述副后腔相通。
優選的,所述導管內設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將所述導管分隔成導線管和與所述導線管相鄰的導音管,所述導音管一端與外界相通,其另一端與所述主后腔相通。
優選的,所述外殼上還設有貫穿其上的泄壓孔,所述副后腔通過所述泄壓孔與外界相通。
優選的,所述耳機還設有蓋設在所述通孔上的第一阻尼部和蓋設在所述泄壓孔上的第二阻尼部。
優選的,所述第一阻尼部和所述第二阻尼部為紗網或海綿或調音紙。
優選的,所述外殼內側設有向所述內膽部方向突出的固定部,所述內膽部外側還設有與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部卡設在所述固定槽內。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耳機其頻帶范圍廣,聲學性能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耳機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耳機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耳機的部分結構分解圖。
圖4為圖1沿A-A線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耳機1,其包括導管2、套設在導管2上的具有收容空間(未標號)的外殼3、置于收容空間內的耳機芯4和蓋設在外殼3上的前蓋5。導管2與所述收容空間相通,用來將導線24引入到收容空間內,使導線24與耳機芯4形成電連接。耳機芯4與前蓋5共同圍成前腔6,耳機芯4與外殼3共同圍成后腔7。其中,后腔7內還設有蓋設在耳機芯4上的呈中空的內膽部8,內膽部8上設有臺階部81,內膽部8將后腔7分隔成主后腔71和副后腔72,內膽部8與耳機芯4共同圍成主后腔71,內膽部8與外殼3共同圍成副后腔72,主后腔71和副后腔72皆與外界相通。臺階部81上還設有貫穿其上的通孔811,通孔811使主后腔71和副后腔72相通。其實,本發明的耳機1中,副后腔72其實是通過內膽部8從主后腔71中分隔出來了,這就相當于減了主后腔71的體積,通過上述結構,耳機1的工作頻率峰值可以調整到3KHz附近,從而增強了耳機1工作時的中頻段效果。如果只有后腔7只有主后腔71一個腔體且只單獨減小主后腔71的體積,同樣也能改善中頻段效果,但同時會影響低頻諧振頻率F0。因此,本實施方式中是將主后腔71減小的體積隔成副后腔72,從而達到增強耳機1的中頻段效果。實際上,副后腔72的形成是因為在內膽部8上設置了臺階部81,相當于一種讓位效果,從而使內膽部8與外殼3圍成副后腔72,而副后腔72的空間其實為臺階部81的讓位空間。當然,內膽部8的結構形狀可以是其它,主要是為了將后腔7分隔成主后腔71和副后腔72,但其原理一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常州美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常州美歐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24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