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用柴油機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2087.8 | 申請日: | 2011-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6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忠民;劉開;黎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機 油氣 分離器 試驗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車用柴油機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油氣分離器是發動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是曲軸箱通風系統中油氣分離效果的關鍵部分。尤其是隨著車輛排放法規的日益嚴格,車用發動機都開始逐步采用了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油氣分離器的性能將嚴重影響到發動機尾氣排放指標。因此需要對油氣分離器性能進行實驗。
目前,公認的柴油機曲軸箱油氣分離器試驗方案是由國家行業標準QC/T?812-2009規定的試驗方法。QC/T?812-2009規定采用匹配柴油機作為油氣混合氣源,并采用真空氣泵將曲軸箱空氣吸入油氣分離器,進行流動阻力與分離效率試驗。通過重量法測得油氣分離器分離效率。
但是,匹配柴油機作為油氣混合氣源就需要一個復雜的發動機試驗臺架,使得許多柴油機零部件生產廠家不易實現,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功能全面、成本低、效率高的柴油機油氣分離器的實驗系統。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車用柴油機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包括空氣濾清器、流量計、油氣混合箱、泄油塞、加熱器、噴油器、集油杯、油氣分離器、溫控儀、第一顆粒計數器、第一壓力表、第二壓力表、第二顆粒計數器、.絕對濾清器、節流閥、溢流閥、真空泵。
空氣濾清器的出口與流量計的一端連接,流量計的另一端與油氣混合箱的輸入口連接,所述的油氣混合箱底部設置有泄油塞,油氣混合箱側壁上裝有噴油器和加熱器,油氣混合箱外設置有溫控儀,溫控儀的探頭伸入油氣混合箱內;油氣混合箱的輸出口至油氣分離器的進氣口管路上依次裝有第一顆粒計數器和第一壓力表,油氣分離器的出氣口至絕對濾清器的輸入口管路上依次裝有第二壓力表和第二顆粒計數器,絕對濾清器的輸出口與節流閥的一端連接,節流閥的另一端與真空泵連接,在節流閥與真空泵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溢流閥,所述的油氣分離器出油口上裝有集油杯。
車用柴油機油氣分離器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實驗準備階段,實驗總成連接好后,檢查氣密性良好,打開加熱器和真空泵,調節氣體流量至被測油氣分離器額定流量110%,使試驗裝置預熱,油氣混合箱內溫度穩定在85~90℃十五分鐘后,關閉真空泵,啟動噴油器使油氣預混合5分鐘。重啟真空泵,調至被測油氣分離器額定流量,通過調節噴油量和觀察第一顆粒計數器,使油氣濃度穩定在額定工況。
步驟2、實驗開始,分別以額定空氣體積流量的50%、75%、100%、125%、150%或供需雙方商定的流量進行測量,通過上位機記錄流量、壓力、濃度、溫度。每次測量時間為30分鐘,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
步驟3、根據公式計???????????????????????????????????????????????,算出原始分離效率,
????—第一顆粒計數器示值;
????—第二顆粒計數器示值。
步驟4、實驗室壽命試驗,連續進行試驗,試驗過程初始階段每隔3h測量并記錄油氣分離器總成壓力差;試驗接近終了階段,每隔0.5h測量總成壓力差,當油氣分離器總成壓力差達到規定值時,停止試驗,記錄累計試驗時間,按步驟3所述測量油氣分離器在試驗終了時的分離效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所提供的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通過模擬發動機試驗臺曲軸箱環境,完成實驗檢測。實驗中僅需簡單噴油裝置即可進行油氣混合,通過調節噴油量就能很好的控制混合氣濃度,達到實驗要求,保證了實驗的可信度。
2、本發明所提供的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采用顆粒計數器或濃度測量儀檢測油霧粒度和濃度,可檢測到μm級的油液顆粒,檢測精度非常高,保證了實驗的精度。
3、本發明提供的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通過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顆粒計數器、流量計等采集信號,并通過上位機顯示保存數據,實現實時監測數據,提高了實驗效率。
4、本發明提供的油氣分離器試驗裝置及方法,不需要原規范的發動機實驗臺,結構簡單,實驗成本低,方便長期使用,廣泛適用于各汽車零部件制造廠,有利于行業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壓力表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20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