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1621.3 | 申請日: | 201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3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坤;南志標;陳佳;陳建軍;李亞;魏石磊;李彥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21/33;G01N1/40;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晉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豆科 黃芪 多年生 草本植物 一種 毒物 檢測 方法 | ||
1.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待檢測植物粉碎后用醇與水的溶液或丙酮進行浸取提取,將所得到的提取液濃縮得到浸膏,再將浸膏用水溶解后用等體積的乙酸乙酯進行萃取,然后檢測萃取液中化合物7,3′-二羥基-2′,4′-二甲氧基-異黃烷的含量,根據檢測得到被檢植物中所含的化合物7,3′-二羥基-2′,4′-二甲氧基-異黃烷含量的多少確定被檢植物是否屬于染病有毒的病株。
2.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萃取液用氣相色譜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
3.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待檢測植物粉碎后用醇與水的溶液或丙酮進行浸取提取,將所得到的提取液濃縮得到浸膏,再將浸膏用水溶解后先將浸膏水溶液用等體積的石油醚萃取,所得的水相再用等體積的乙酸乙酯進行萃取,然后檢測萃取液中化合物7,3′-二羥基-2′,4′-二甲氧基-異黃烷的含量,根據檢測得到被檢植物中所含的化合物7,3′-二羥基-2′,4′-二甲氧基-異黃烷含量的多少確定被檢植物是否屬于染病有毒的病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萃取液用氣相色譜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檢測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種致毒物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檢測植物粉碎后用乙醇的水溶液進行提取,其中的乙醇水溶液為體積比為60-95%的乙醇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未經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162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探測儀器的校準
- 下一篇:硬磁盤驅動器抗振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