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聚紡紗用網格圈內周長測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0536.5 | 申請日: | 2011-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新立;周玉潔;郭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紡織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東麗區空港經***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聚 紡紗 網格 圈內 周長 測試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試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集聚紡紗用網格圈內周長測試方法。
(二)背景技術
集聚紡紗用網格圈,是新型紡紗方式——集聚紡紗的一種關鍵器材件,其在提高紗線的強力,降低毛羽,降低紡紗成本起著關鍵作用。
網格圈內周長是指在額定測量力的作用下的內周長值,其尺寸精度及尺寸一致性對網格圈的互換性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網格圈的制造企業和使用企業都必須準確地掌握該指標。目前網格圈的內周長均是以靜態測量值表示,不能如實地反映網格圈內周長的實際情況,紡織企業在選擇網格圈規格時基本上采取靜態值,以小批量、多規格試用的方法確定網格圈的規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目前還沒有一種直接的測量方法能準確地測量出網格圈的內周長,以便使用企業能快速、準確地選擇所需規格的網格圈。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種集聚紡紗用網格圈內周長測試方法,在不破壞網格圈的情況下,采用恒定測量力立式直接測量法測量網格圈的內周長,測量精度可達±0.1%。該方法可適用于各種規格網格圈內周長的測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以光柵線性尺為位移的測量基準,將線性尺的動測頭與質量滿足額定測量力的動測量頭連接,將線性尺數據端口通過轉換與顯示板連接,將網格圈置于定測量頭與動測量頭的前端,當動測量頭相對定測量頭移動一段位移S1時,其內周長值C通過下式計算:C=C1+2S1得出。
其中C表示內周長,C1表示測量頭周長,即是動測量頭與定測量頭閉合時的周長,S1表示動測量頭位移量。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采用該測量方法——立式直接法測量網格圈內周長影響因素小,測量快捷方便,測量精度高,不破壞網格圈。該測量方法的實現,為網格圈制造企業和使用企業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測量手段,能有效地幫助網格圈制造企業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更便于使用企業能快速、準確地選擇所需規格的網格圈,減少試用環節,節省時間和資金。
(四)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方案的測量方法的原理圖。
其中:1為線性尺數據端口,2為線性尺,3為線性尺動測頭,4為定測量頭,5為網格圈,6為動測量頭,7為顯示板。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的一種集聚紡紗用網格圈內周長測試方法,該方法以光柵線性尺為位移的測量基準,將線性尺2的動測頭3與質量滿足額定測量力的動測量頭6連接,將線性尺數據端口1通過轉換與顯示板7連接,將網格圈5置于定測量頭4與動測量頭6的前端,當動測量頭6相對定測量頭4移動一段位移S1時,其內周長值C通過下式計算:C=C1+2S1得出。
誤差分析:
1、測量頭周長(C1)的影響
動、定測量頭是有一根金屬棒切割而得,其閉合時的形狀并不是一個圓,不能按照圓計算周長,應用萬能測量顯微鏡按照扇形測量其弧長,以兩個弧長的和為其周長C1,測量精度小于0.005mm,因此能滿足本發明的精度要求。
2、測量力的影響
因為網格圈是彈性體,測量力的大小直接影響測量結果,因此,動測量頭的質量采用配重法,控制其質量精度為±0.01N,基本消除了測量力對本發明的影響。
結論:綜上所述,采用立式直接法測量網格圈內周長影響因素小,測量快捷方便,測量精度高,不破壞網格圈,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紡織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紡織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05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機進入手電筒模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作胡蘿卜揮發油的工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