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信號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0326.6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3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鄭紫微;徐鐵峰;聶秋華;何加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H04L25/03;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頻網抗 噪聲 移動 數字 廣播 信號 傳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信號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因OFDM多載波傳輸技術具有結構簡單,頻譜利用率高,可以抗頻率選擇性和信道時變等諸多優點而倍受大家的關注并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在Xdsl、寬帶移動通信、寬帶移動局域網、數字電視移動數字廣播等諸多領域中的廣泛應用。OFDM信號較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對放大器和數模轉換器的線性范圍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系統的線性范圍不能滿足信號的變化,則會造成信號畸變,使信號頻譜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子信道之間的正交性遭到破壞,產生相互干擾,使系統性能惡化。因此,必須要考慮如何減小OFDM信號中大峰值功率信號的出現概率并降低非線性失真影響的解決方案。
信道編碼是數字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道編碼技術已成為現代通信領域不可或缺的技術。在信息序列中嵌入冗余碼元,信道編碼技術通過冗余碼元的作用減小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發生錯誤,從而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低密度奇偶校驗(Low?Density?Parity?Check,LDPC)碼是一種用于在噪聲傳輸信道中傳輸信息并執行前向糾錯(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的糾錯碼。LDPC編碼是一種能使數據傳輸速率接近理論最大值,即香農極限的編碼方案。
采用單頻網的組網模式(即,若干個發射臺同一時間在同一個頻率上發射同樣的信號以實現對一定服務區域的可靠覆蓋)可以大大提高數字電視移動數字廣播傳輸系統的頻譜利用率。在實際單頻網通信環境中,數字電視移動數字廣播通信系統性能受到同步時間、時鐘抖動、信道衰落、信道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信號發射機傳輸方法是實現可靠數字電視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的關鍵技術。
利用數字電視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傳輸系統提供無償電視廣播、有償電視廣播、保密信息傳輸、多媒體增值服務等可控制多業務是新一代數字電視移動數字廣播傳輸系統滿足社會需求的體現。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發明針對實際通信環境提出一種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信號傳輸方法,可以滿足高數據率可控制多業務數字電視單頻網抗噪聲移動數字廣播傳輸的需要。
欲對專利背景作更深入的了解可參考以下文獻資料:
R.V.Nee,R.Prasad.“OFDM?for?wireless?multimedia?communications”.Boston:Artech?House,2000.
Y.Wu,S.Hirakawa,U.H.Reimers,and?J.Whitaker.“Overview?of?digital?televi?sion?development,”Proceedings?of?the?IEEE,Special?Issue?on?Global?Digital?Television:Technology?and?Emerging?Services,pp.8-21,Jan.2006.
M.S.Richer,G.Reitmeier,T.Gurley,G.A.Jones,J.Whi?taker,and?R.Rast.“The?ATSC?digital?television?system,”Proceedings?of?the?IEEE,Special?Issue?on?Global?Digital?Television:Technology?and?Emerging?Services,pp.37-43,Jan.2006.
U.Ladebusch?and?C.A.Liss.“Terrestrial?DVB(DVB-T):A?broadcast?technology?for?stationary?portable?and?mobile?use,”Proceedings?of?the?IEEE,Special?Issue?on?Global?Digital?Television:Technology?and?Emerging?Services,pp.183-194,Jan.2006.
M.Takada?and?M.Saito.“Transmission?systems?for?ISDB-T,”Proceedings?of?the?IEEE,Special?Issue?on?Global?Digital?Television:Technology?and?Emerging?Services,pp.251-256,Jan.200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03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