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割草調制機的多關節隨形浮動割臺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0096.3 | 申請日: | 2011-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9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成;高東明;王光輝;郝麗穎;袁洪方;高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51/00 | 分類號: | A01B51/00;A01D4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割草 調制 關節 浮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割草調制機的割臺,特別是一種用于割草調制機的多關節隨形浮動割臺。
背景技術
割草調制機是一種可以同時完成割草、調制、集條三項工序的飼草收獲機械。割草調制機的結構分為三大部分:(1)割臺,(2)飼草調制機構,(3)集條機構。其中,用于切割飼草的割臺是割草調制機的核心機構。現有的割草調制機中,使用往復式切割器的割臺都是機架與割臺為一整體,由彈簧帶動機架和往復式割刀一起仿形,典型專利有由M.J.Mellin等人發明的,申請日為2004年4月6日,發明名稱為“mower-conditioner”的美國專利US?6,715,271。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一種擺動鉸接式割臺,該割臺可在任意方向上轉換調位,使割臺擺動至拖拉機正后方或者拖拉機兩側。但由于此類割臺的自重較大和調節范圍的不確定性,導致割臺整體結構不緊湊且容易變形,從而帶來了牧草損失大、條排列不齊整和機具可靠性差等問題,典型專利有由Franet等人發明的,申請日為2004年2月10日,發明名稱為“Self-propelled?agricultural?vehicle”的美國專利US?6,688,093。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旋轉式割臺,其由液壓缸控制割臺升降,可垂直、水平浮動,垂直浮動,典型專利有由Ehrhart發明的,申請日為1997年9月22日,發明名稱為“Header?lift?system?for?harvesters”的美國專利US?5,867,970。但這種割臺割茬較高,升降動作有一定的延遲,穩定性不佳,機組行進時調整難度大。另外,傳統的割草調制機中無論是采用往復式割刀還是采用圓盤割刀,都是采用滑掌或圓盤底面與地表滑動摩擦前進來實現仿形割草,這樣不但增加了動力消耗,加快了零部件的磨損也對地表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割茬較高,割草損失大,調節性差,植被破壞大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割草調制機的多關節隨形浮動割臺,可實現在機架不接觸地面的同時保證割臺隨地面實時仿形,確保割茬最低,同時避免破壞地表植被。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割草調制機的多關節隨形浮動割臺,包括機架6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關節隨形浮動割臺還包括:
雙軸浮動切割器,所述雙軸浮動切割器包括安裝在機架橫軸21上且能夠繞機架橫軸21上下擺動的浮動架22,以及通過車體33后端的軸孔與浮動架22前端兩側的浮動架前軸23鉸接的兩個仿形車30;兩個仿形車30之間安裝有往復式切割器50,且刀梁51兩端固定在車體33的內側;
多關節隨形擺臂10,所述多關節隨形擺臂10通過擺動軸11的一端連接割草調制機的傳動系統,并通過齒面拉桿19連接動刀拉桿52;
彈性調節裝置,所述彈性調節裝置包括兩端分別連接車體33上部的掛接孔和浮動架吊耳24的前彈性裝置41,以及兩端分別連接機架60和浮動架吊耳24的后彈性裝置42。
所述多關節隨形擺臂10包括一個可沿一定軌道上下滑動的擺臂系統,其包括擺動軸11、上擺臂12、限位盤13以及下擺臂14;其中擺動軸11的另一端穿過上擺臂12上的軸孔與多關節隨形擺臂10固定連接;上擺臂12的下方設有圓柱形滑動桿;限位盤13固定安裝在所述圓柱形滑動桿下方;下擺臂14包含上下兩部分,其中上方為嵌套在上擺臂12的滑動桿外的筒形導軌,下方為兩側具有軸孔且向上凹陷的耳形底座,該耳形底座的凹陷部分容納有組裝好的軸承內套17、關節軸承16以及叉形關節15,且通過穿過叉形底座的軸孔及軸承內套17內部的關節軸18固定;
叉形關節15為一側具有叉形懸臂的中空圓柱體,所述中空圓柱體被容納于所述耳形底座的凹陷部分中,且所述中空圓柱體的內部容納有關節軸承16;
關節軸承16的內部容納軸承內套17,并固定在軸承內套17的中間位置;
軸承內套17能夠圍繞穿過其內部的關節軸18自由轉動;
齒面拉桿19通過螺栓連接在所述叉形懸臂之間。
所述筒形導軌的內部為上部小、下部大的階梯狀空腔,其中上部的內徑大于圓柱形滑動桿的外徑、小于所述限位盤13的外徑,下部的內徑大于所述限位盤13的外徑。
所述仿形車30包括分別安裝在車體33前部及后部的前地輪31和后地輪32,前地輪31的后部的車體33上安裝有減震器34,后地輪32與浮動架前軸23同軸安裝。
所述前地輪31能夠根據地表的濕度情況可置換為滑掌35。
所述后彈性裝置42是一種具有長度自鎖功能的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00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