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249086.8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6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劉宏珍;王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水長城金塔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30 | 分類號: | H01H3/30;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41018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流 動力 極限 保護 開關 | ||
1.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包括設置有翻蓋的箱體(1)、失力檢測機構(2)、轉換儲能機構(3)、由若干接觸機構(4)組成的接觸系統和主軸(5);其特征在于,主軸(5)一端通過軸承連接在箱體(1)的一側,另一端通過軸承連接在轉換儲能機構(3)上,中部設置有接觸系統;失力檢測機構(2)與轉換儲能機構(3)相連接,并對應設置在箱體(1)的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換儲能機構(3)包括轉換器(301)、凸輪(302)、壓板(303)、杠桿(304)、彈簧架(305)、彈簧(306)和滾輪(307);所述的轉換器(301)一側設有伸出箱體(1)的轉軸,另一側通過軸承與主軸(5)對應連接,連接主軸(5)的一側依次設有固定在主軸(5)上的凸輪(302)和穿套在主軸(5)上的壓板(30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302)和杠桿(304)位于同一平面,并通過杠桿(304)一端設置的滾輪(307)滾動連接;所述的杠桿(304)的軸心固定在轉換器(301)和壓板(303)之間;所述的彈簧(306)設置在彈簧架(305)上,兩端分別連接于杠桿(304)的另一端和轉換器(301)的上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失力檢測機構(2)包括平衡臂(201)和配重片(202),通過平衡臂(201)的中央固定連接在轉換器(301)伸出箱體(1)的轉軸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臂(201)一端通過螺栓設置有若干個配重片(202),另一端設有連接重物的凹槽和緊固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觸機構(4)包括觸橋(401)、彈簧支座(402)、助力彈簧(403)、編織線(404)、接線柱(405)、連接板(406)、母線(407)、支架(408)、基底(409)、鐵芯(410)、磁吹線圈(411)、滅弧罩(412)、絕緣墊片(413)、靜觸頭(414)和動觸頭(415);通過觸橋(401)和固定件與主軸(5)連接,通過支架(408)固定連接在箱體(1)的底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橋(401)呈人字型,頂端通過對稱設置的兩個彈簧支座(402)分別連接助力彈簧(403),兩側對稱鉸接有擺桿,并分別通過編織線(404)連接在設有接線板(406)的接線柱(405)上;擺桿在助力彈簧(403)一側與其相連,另一側固定有動觸頭(415);相鄰的觸橋(401)之間以及觸橋(401)和箱體(1)之間分別設有絕緣墊片(413),所述的接線板(406)通過螺栓連接母線(407)。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觸頭(414)對應動觸頭(415)設置在基底(409)上;靜觸頭(414)和動觸頭(415)外部設有鉸接在基底(409)上的滅弧罩(412);所述的基底(409)固定設置在支架(408)上;由鐵芯(410)、磁吹線圈(411)組成的磁吹滅弧裝置設置在靜觸頭(414)下方;所述的磁吹線圈(411)中心設有鐵芯(410),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基底(409)上,并通過連接板(406)連接母線(407),兩側分別設有絕緣墊片(413)。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觸頭(414)、動觸頭(415)和編織線(404)均由金屬銅制成。
10.如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大電流動力極限速動保護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滅弧罩(412)采用開放式滅弧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水長城金塔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天水長城金塔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908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