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密級配大粒徑瀝青混合料設計、評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8952.1 | 申請日: | 2011-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7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少文;李文良;樊英華;張曉燕;王志強;楊玉東;孔繁盛;馮銀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鎖 |
| 地址: | 030006***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級 粒徑 瀝青 混合 設計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密級配大粒徑瀝青混合料設計、評價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確定LSAM結構—性能設計的關鍵點并進行體積設計,對0.075~37.5mm的級配組成集料按功能劃分族群,粒徑≥9.5mm的顆粒是可以形成嵌擠的有效粒徑;粒徑為4.75~9.5mm的集料雖然具有一定嵌擠能力,但未能形成穩定而有效的嵌擠結構;粒徑≤2.36mm的集料主要起著填充作用,粒徑≤0.6mm的顆粒部分填充作用更加顯著;礦質混合料<2.36mm部分級配曲線在接近最大粒徑時的最大密實度“C”線時可以獲得適合的VMA、瀝青含量;
???(2)體積、抗離析特性評價:????????????????????????????????????????????????比、比、比:?
????:≥1.8;
????:0.50~0.68;
????:0.50~0.68;
???根據計算出的比、比、比對LSAM體積特性進行評價,比評價合成集料結構的強度、抗離析性和可壓實性;、評價<2.36mm部分特別是<0.6mm部分的填充性;
???(3)力學特性評價,引入力學設計指標CEI、TDI評價結構抗力,在旋轉壓實儀的設計成型過程中同時評價,CEI:以Nini=8至密實度93%的壓實曲線下面積;TDI:由密實度93%至設計密實度%Ndes(96%)時密實曲線下面積;
???(4)確定最佳瀝青用量,結合Superpave水平1體積設計方法,綜合設計空隙率4%、VMA11~13%、飽和度64~75%、粉膠比1~1.6的指標判斷最佳瀝青含量;
???(5)路用性能評價,通過高溫動態模量或動態模量主曲線、低溫彎曲應變能密度、AASHTO?T283、四點彎曲應力疲勞次數評價混合料路用性能,分別對高溫抗永久變形能力、低溫抗能力、抗水損性能、抗疲勞性能評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未經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895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