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基因玉米多重PCR-DHPLC檢測引物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8327.7 | 申請日: | 201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2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章桂明;向才玉;凌杏園;潘廣;程穎慧;康林;李鶴遙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N15/11;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羅瑤 |
| 地址: | 51804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基因 玉米 多重 pcr dhplc 檢測 引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基因產品的檢測,特別是涉及一種轉基因玉米多重PCR-DHPLC檢測引物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對轉基因玉米的檢測方法主要采用多重PCR,多重實時熒光PCR、PCR-基因芯片等檢測方法。傳統的多重常規PCR檢測方法在平臺擴展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待檢目標的增加,需要對體系中的每套引物的用量及比例重新進行優化,并且兼顧擴增效率等因素,工作量較大;另一方面,通常采用的凝膠電泳分析擴增產物的方法,區分效率不高,檢測結果不理想。多重實時熒光PCR雖然在檢測靈敏度等方面較多重常規PCR檢測方法有優勢,但是由于目前儀器自身及熒光染料研制的限制,僅能同時提供互不干擾的4個熒光通道,也限制了該技術在檢測通量擴展。常規的多套PCR-基因芯片檢測方法,需要多套引物進行擴增,操作步驟繁瑣,并不適合大規模的高通量檢測。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技術(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是一種簡單、快速、非凝膠的核酸分析方法,具有擴展性強、分辨率好、靈敏度高等優點。該方法在50℃條件下分析樣品,樣品峰的洗脫只由堿基對的數量決定洗脫順序,當過柱的乙腈濃度提高,核酸片段會根據分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被洗脫出來。通過得到的洗脫峰與marker比較確定分子量大小,判定是否含有目標檢測基因。目前,尚沒有轉基因玉米的PCR結合DHPLC的檢測技術(PCR-DHPLC)。?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轉基因玉米多重PCR-DHPLC檢測的引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上述引物的擴展性能好、靈敏度和分辨率高的轉基因玉米多重PCR-DHPLC檢測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轉基因玉米多重PCR-DHPLC檢測的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引物對1、引物對2、引物對3、引物對4、引物對5、引物對6和引物對7中的至少一對引物;引物對1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1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2所示序列;引物對2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3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4所示序列;引物對3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5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6所示序列;引物對4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7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8所示序列;引物對5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9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10所示序列;引物對6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11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12所示序列;引物對7的上游引物含有Seq?ID?No.13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含有Seq?ID?No.14所示序列。?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Seq?ID?No.1至Seq?ID?No.14是與轉基因玉米品系的檢測靶標序列互補配對的特異序列,具有很強的特異性識別性。?
進一步的,所述引物對3、引物對4、引物對5和引物對6,其上游引物的5’端還包括Seq?ID?No.15所示序列,其下游引物的5’端還包括Seq?ID?No.16所示序列;?
Seq?ID?No.15:5’-CGTGGCCTCGCGATCTGACT-3’?
Seq?ID?No.16:5’-CTCAGCGGCGGAGCTACAGA-3’。?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Seq?ID?No.15和Seq?ID?No.16是分別在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5’端添加的與檢測靶標序列無關的一段序列,該序列可以是與檢測靶標序列同源性很遠的其它物種的序列,也可以是一段隨機生成的序列。該序列可以用于調控PCR擴增產物的大小,以便于PCR擴增產物的進一步分析。?
本發明中,優選的,所述引物對3的上游引物具有Seq?ID?No.17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具有Seq?ID?No.18所示序列;引物對4的上游引物具有Seq?ID?No.19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具有Seq?ID?No.20所示序列;引物對5的上游引物具有Seq?ID?No.21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具有Seq?ID?No.22所示序列;引物對6的上游引物具有Seq?ID?No.23所示序列,下游引物具有Seq?ID?No.24所示序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未經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83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