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藥領域,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ZL95117486.X公開了一種能治療小兒貧血、小兒厭食癥、小兒腹瀉等多種兒科疾病,具有健腦益智、益氣健脾、養血安神、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等作用的藥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黨參50-70、黃芪10-30、白術50-70、茯苓30-50、山藥50-70、薏苡仁50-70、麥冬50-70、何首烏50-70、大棗10-30、山楂10-30、麥芽10-30、桑枝30-50、陳皮40-70,其中陳皮可用陳皮油代替,陳皮油用量與其它組分總重量的比例為0.30-0.8ml:440-710g。優選配方為:黨參60g、黃芪20g、白術60g、茯苓40g、山藥60g、薏苡仁60g、麥冬60g、制何首烏60g、大棗20g、焦山楂20g、炒麥芽20g、桑枝40g、陳皮油0.6ml。其制備方法是將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麥冬、何首烏、大棗、山楂、麥芽和桑枝十二味藥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和陳皮油,采用藥劑學方法制成藥物制劑,即得。上述制備方法中采用煎煮法提取處方藥材的有效成分,存在提取時間長、提取溫度高、能耗高、熱敏性成分易損失、有效成分回收率低、后處理麻煩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隔膜壓濾循環提取分離一體化技術制備上述治療兒科疾病藥物的方法,不僅可以簡化工藝流程,大幅縮短生產周期,節約能耗,利于環境保護和廢渣利用,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兒科疾病藥物的制備方法,由陳皮油和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黨參50-70份、黃芪10-30份、白術50-70份、茯苓30-50份、山藥50-70份、薏苡仁50-70份、麥冬50-70份、何首烏50-70份、大棗10-30份、山楂10-30份、麥芽10-30份、桑枝30-50份,所述陳皮油與上述原料總重量的比例為0.3-0.8ml:440-710g,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麥冬、何首烏、大棗、山楂、麥芽和桑枝混合,粉碎成粗粉,備用;
b.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加熱至50-90℃并保溫;將三通閥切換至配料罐位置,將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壓濾機,至壓濾液回流入配料罐時,在攪拌條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驟a所得的藥粉,加畢,在50-90℃的條件下進行第一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之后將三通閥切換至濾液貯罐位置進行隔膜壓濾,收集壓濾液;壓濾完畢后,再將三通閥切換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在50-90℃的條件下進行第二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之后將三通閥切換至濾液貯罐位置進行隔膜壓濾,收集壓濾液;壓濾完畢后,啟動隔膜壓濾機的壓榨程序,收集壓榨液;合并兩次壓濾液和壓榨液,作為提取液;
c.將步驟b所得的提取液濃縮,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和陳皮油,采用藥劑學方法制成藥物制劑,即得治療兒科疾病的藥物。
優選的,所述步驟b是先加入相當于步驟a所得藥粉重量6-9倍的水,在55-65℃的條件下進行第一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提取時間為20-40分鐘;再加入相當于步驟b1所得藥粉重量3-5倍的水,在55-65℃的條件下進行第二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提取時間為10-20分鐘。
更優選的,所述步驟b是先加入相當于步驟a所得藥粉重量7.5倍的水,在65℃的條件下進行第一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提取時間為30分鐘;再加入相當于步驟b1所得藥粉重量3倍的水,在65℃的條件下進行第二次隔膜壓濾循環提取,提取時間為10分鐘。
本發明所述的隔膜壓濾循環提取分離一體化技術,是將配料罐的出料口通過泵(如隔膜泵等)與隔膜壓濾機的進料口連通,隔膜壓濾機的出液口以三通閥分別連通配料罐的進料口和濾液貯罐的進口。當三通閥切換至配料罐位置時,隔膜壓濾機的出液口與配料罐的進料口連通,構成隔膜壓濾循環提取系統,配料罐中的料漿被泵入隔膜壓濾機進行隔膜壓濾,從隔膜壓濾機出來的壓濾液回流入配料罐中(藥粉則被均勻地堆積在隔膜壓濾機各壓濾腔室的濾布面上),再作為提取溶劑被泵入隔膜壓濾機進行隔膜壓濾,不斷循環,從而實現藥材的隔膜壓濾循環提??;當三通閥切換至濾液貯罐位置時,隔膜壓濾機的出液口與濾液貯罐的進口連通,構成隔膜壓濾固液分離系統,當藥材的隔膜壓濾循環提取完畢后,將從隔膜壓濾機出來的壓濾液和壓榨液送入濾液貯罐貯存,從而使藥材提取液和藥渣很好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