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痛經的中成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7441.8 | 申請日: | 201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3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培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綠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痛經 中成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痛經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后,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癥狀。其發病之高、范圍之廣、周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中醫認為,痛經是經血不暢、氣滯血瘀所致,“不通則痛”是中醫最根本的觀點。
西醫學認為,痛經的發病機理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子宮的過度收縮;(2)子宮不正常收縮,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3)與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關。痛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以及經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顯高于正常婦女。
西醫學常采用止痛藥物、鎮靜藥物來緩解病痛,也可以采用激素類藥物,例如,復方炔諾酮片或復方甲地孕酮片來緩解癥狀,其原理為抑制排卵,抑制內膜生長,減少月經量,減弱子宮活性,或采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如芬必得)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宮張力和收縮性下降,從而治療痛經。但上述治療手段存在毒副作用,只能針對癥狀治療,并不能從根本上根除病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痛經的中成藥,其針對痛經內在病邪,辨癥施治,療效快,成本低,且無毒副作用,能達到標本兼治之效果。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痛經的中成藥,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川楝子6-12,元胡6-12,炒當歸6-12,滑石9-15,八月札9-15,軟柴胡4-8,廣郁金4-8,甘草2-4。
本發明中藥物的機理分析:
川楝子:性寒,味苦;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元胡:性溫,味辛苦,入心、脾、肝、肺經。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綱目》: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
當歸: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陰,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
滑石: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用于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本經》:主身熱泄癖,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
八月札:微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軟堅散結,利小便。肝胃氣滯,脘腹、脅助脹痛,飲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氣疼痛,腰痛,經閉痛經,癭瘤瘰疬,惡性腫瘤。《本草拾遺》:利大小便,宣通,去煩熱,食之令人心寬,止渴,下氣。
柴胡:苦,微寒。歸肝經、膽經。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醫學啟源》:"柴胡,少陽、厥陰引經藥也。婦人產前產后必用之藥也。善除本經頭痛,非此藥不能止。
廣郁金:辛、苦,寒。歸肝、膽、心經。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藥性論》:治女人宿血氣心痛,冷氣結聚,溫醋摩服之。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痛經多由寒暖不慎,經期飲食生冷,或情志抑郁,以致氣機不利,久瘀入絡,腹痛難忍,少腹憋附,經色紫黯。此多與沖任失調有關,治以調理沖任。根據本發明的治療痛經的中成藥,其綜合運用中醫之內在調節、平衡臟器的原理,遵循養血清肝,消除瘀滯,調氣理血的原則,辨證施治,相須為用。本方有養血清肝,理氣止痛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宣暢氣血,散結調經;當歸、白芍、郁金、八月札養血疏肝,理氣行滯;川楝子、元胡索理氣止痛;紅藤、滑石、甘草清熱利濕而通絡脈。全方共奏清肝疏肝,利濕通絡之功。療效快,效果顯著,兼治標本。
使用效果
療效評判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綠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綠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74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筋減震復合地板
- 下一篇: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