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46621.4 | 申請日: | 2011-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盤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盤龍 |
| 主分類號: | F16H33/02 | 分類號: | F16H3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力 蓄能 釋放 啟動 機構 | ||
1.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外殼(1)內有扭力蓄能系統(tǒng)和釋放按件部分組件兩大區(qū)域,使用者以較小扭力轉動主動蓄能撥輪組件(9)和扭力主動齒輪(2),利用扭力主動齒輪(2)對扭力被傳動齒輪(5)進行倍力扭力傳遞,扭力蓄能在主扭力蓄能彈簧(7)上得到勢能的累加,釋放按件(8)處于鎖定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釋放按件(8)處于鎖定狀態(tài),扭力輸出棘齒(4)不受作用力,在棘齒移動定軌輪(3)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動蓄能撥輪組件(9)以定向飛輪齒輪卡件組定位孔(12)與定向飛輪齒輪卡件組(11)連接并固定。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扭力主動齒輪(2)的上端有內凹于平面的斜齒腔,與定向飛輪齒輪卡件組(11)配合,達到逆向性運動與正向的鎖定,使扭力主動齒輪(2)隨主動蓄能撥輪組件(9)一起正向轉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扭力被傳動齒輪(5)受到扭力主動齒輪(2)的扭力傳遞,而被動轉動;由于主扭力蓄能彈簧(7)的一端與扭力被傳動齒輪(5)上的彈簧止扣B(21)固定,另一端與釋放按件部組件(18)固定件相連的彈簧止扣A(17)固定,扭力被傳動齒輪(5)被動轉動時,主扭力蓄能彈簧(7)積累扭力勢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釋放按件暫止件(23)和扭力被傳動齒輪(5)是固定一體,釋放按件(8)在釋放按件滑槽(16)內向下按壓滑動,解除對釋放按件暫止件(23)的鎖定,由于主扭力蓄能彈簧(7)積累扭力勢能的釋放,扭力被傳動齒輪(5)作高速旋轉;主扭力蓄能彈簧(7)積累的扭力勢能釋放后,釋放按件暫止件(23)、扭力被傳動齒輪(5)、棘齒移動定軌輪(3)停止轉動,釋放按件(8)受到釋放按件回位彈簧(14)的作用,自釋放按件滑槽(16)內向上滑動,恢復對釋放按件暫止件(23)的鎖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扭力蓄能釋放啟動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扭力蓄能彈簧倉(20)內有主扭力蓄能彈簧(7);主扭力蓄能彈簧倉(20)內的主扭力彈簧回位點(22)是主扭力蓄能彈簧(7)勢能釋放后,在主扭力蓄能彈簧(7)保留殘余勢能,得到彈簧止扣A(17)、彈簧止扣B(21)點的安裝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盤龍,未經王盤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662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書顯示調整系統(tǒng)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山楂酒及泡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