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氣凈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6212.4 | 申請日: | 201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9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廖志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4 | 分類號: | 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6122 | 代理人: | 張文杰 |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氣 凈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凈化處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廢氣的吸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吸收塔噴淋吸收法,如圖2所示,吸收液從吸收塔7上部吸收液進口1經噴嘴2噴淋而下進入吸收塔7內,吸收液自上而下流經填料3。廢氣從吸收塔7下部廢氣進口4進入吸收塔7內,自下而上流經填料3,與自上而下滴落的噴淋吸收液在填料3內逆向流動相接觸并被吸收,部分未被吸收的氣體從吸收塔7頂部的尾氣出口6逸出。吸收廢氣后的廢液8從吸收塔7底部的吸收液廢液出口5排出。由于吸收塔廢氣噴淋吸收法布氣布液難以均勻,易造成短流,氣水有效接觸時間短,廢氣吸收不徹底,處理效率不高,難以達到排放要求。存在以下問題:
????1)在噴淋吸收塔中,自下向上流動是廢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減少了廢氣與噴淋而下的吸收液有效接觸時間,而且氣泡較大,轉移速度慢,使廢氣得不到充分吸收,難以達標排放。
2)吸收液沿填料噴淋而下,由于易堵塞,液滴往往較大,布液達不到均勻一致,易造成廢氣短流,吸收效果差。
3)噴淋吸收構筑物頂部的尾氣及液霧較大,視覺效果較差,同時也會造成二次污染。
4)噴淋吸收法吸收液用量較大,吸收塔高,循環泵的能耗高,吸收液飽和濃度低,運行成本較高。
本發明的發明點在于:①將吸收液靜止地置于吸收槽內,吸收液處于靜態;②采用微孔曝氣頭擴散廢氣;③微孔曝氣頭設在吸收槽底部,經微孔曝氣頭釋放的廢氣,在吸收液內自下而上逐級擴散,與靜置的吸收液充分接觸而被高效吸收。而現有吸收塔噴淋吸收法是:①將吸收液從吸收塔上部經噴嘴噴淋而下,吸收液處于動態;②廢氣從吸收塔下部自下而上作自然上升的流動,與向下流動的吸收液逆流接觸而被部分吸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以使廢氣被吸收液充分高效吸收,實現廢氣達標排放,廢液回收利用的廢氣凈化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新型廢氣凈化方法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包括以下步驟:
1)廢氣由風機經廢氣管輸送至設于吸收槽底部的微孔曝氣頭,經充分擴散進入吸收槽;
2)吸收槽內裝滿與廢氣匹配的吸收液,廢氣經微孔曝氣頭后形成微小氣泡進入吸收液,廢氣從相對靜置的吸收液底部向上部逐級擴散,與吸收液接觸充分、時間長,廢氣被充分吸收,吸收液相對靜置于吸收槽內,廢氣經微孔曝氣頭擴散后,在吸收液中自下而上擴散過程中被逐步完全吸收;
3)吸收廢氣后的飽和吸收液通過排放管由閥門控制靠重力自流???進入回收槽,再由回收泵經回收管輸送至資源回收利用處。
本發明所述微孔曝氣頭是指擴散板微孔曝氣裝置、擴散管微孔曝氣裝置、固定式平板型微孔氣體擴散器、固定式鐘罩型微孔氣體擴散器、膜片式微孔氣體擴散器、搖臂式微孔氣體擴散器、穿孔管、網狀膜氣體擴散裝置、倒盆式氣體擴散裝置、固定螺旋氣體擴散裝置等中所有盤式或管式形式的微孔曝氣擴散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在吸收槽底部每平方米設微孔曝氣頭2-3個。
本發明所述吸收液是指與廢氣匹配的吸收液,可以是有機溶劑、有機酸堿、無機酸堿、鹽類、水等物質,如醇胺類溶液、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氨水、石灰水、碳酸鈉、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鈉、碘化鉀等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吸收液通過吸收液投加管補充至吸收槽內。
本發明所述飽和吸收液是指在1個當地大氣壓和0-60℃條件下,吸收液對廢氣的吸收達到飽和濃度時的吸收液,此時吸收液中廢氣成份的含量較高,廢液回收價值高。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采用將吸收液置于吸收槽內,廢氣經吸收槽底部微孔曝氣頭擴散至吸收液中,形成的氣泡小,轉移速度快,廢氣分布均勻,吸收效率高,接觸充分、有效時間長,效率高,從而被徹底吸收,解決了現有噴淋吸收法填料易堵、布液達不到均勻一致、廢氣與吸收液接觸不充分、吸收效果差、噴淋吸收構筑物頂部尾氣大、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吸收液用量大、循環泵的能耗高、運行成本較高的缺陷,而且,本發明的吸收液飽和濃度高,回收利用價值高。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2:吸收塔噴淋吸收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新型廢氣凈化方法,依次有以下步驟:
1)二氧化碳廢氣由風機1經廢氣管2輸送至設于吸收槽4底部的擴散板微孔曝氣裝置3,經充分擴散進入吸收槽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62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