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6085.8 | 申請日: | 201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1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牛盾;王林山;劉林月;于福曉;左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D11/08 | 分類號: | C25D11/08;C25D11/10;C25D11/1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鎂 變形 鋁合金 表面 混合 陽極 氧化 方法 | ||
1.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選取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將其依次經300#、600#、800#和1000#的水砂紙打磨,再用拋光機拋光,使工件形成光澤表面;然后將其放入丙酮中超聲10?min進行除油處理;之后將其置于堿槽中于60-65?C堿蝕2-3min;將堿蝕后工件在1min內移往清水槽中清洗,停留1min后,再將其放入酸槽中于98-100?C恒溫酸洗2-3?min,;將酸洗后的工件在清水槽中浸泡1min,然后在空氣中晾干;對晾干后的工件進行去灰處理,將工件在常溫下置于去灰槽液中浸泡2-3s,以經過預處理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為陽極,以石墨或鉛板為陰極,以混合酸作為電解槽液,在常溫下進行直流陽極氧化20-25min,電流密度為1.2-1.8A/dm2;對陽極氧化后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進行沸水封孔、冷封孔、醋酸鎳封孔或硬脂酸封孔;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的含硅量為10-15w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槽中的混合堿液成分為:5g/L?NaOH、20g/L?Na3PO4和20g/L?Na2CO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槽中酸液的成分為:600?g/L?質量濃度為85%的H3PO4,400?g/L質量濃度為98%的H2SO4和5g/L?Na2CO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灰槽液的配方為:90?g/L質量濃度為98%的H2SO4、15~30?g/L?NaF和50?g/L質量濃度為68%的HNO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解槽液的混合酸由150-180?g/L?H2SO4?和?5-15g/L有機酸配制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選取的有機酸為檸檬酸、酒石酸或草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水封孔是將經過陽極氧化后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置于pH=5.5?~?6.5的去離子水,保持溫度98?~?100°C,浸泡時間40?min后烘干,得到陽極氧化沸水封孔后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封孔是在常溫下將經過陽極氧化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置于pH=5.5?-?6.5的封孔槽液中浸泡12-18min,然后將其放入溫度60?-?80°C,pH=5.5?-?6.5的去離子水中浸泡20min后烘干,得到陽極氧化冷封孔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其中封孔槽液的組成為:去離子水,1.3-2.5g/LNiF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鎳封孔是將經過陽極氧化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置于85?-?90°C封孔槽液中浸泡40min后洗滌烘干,其中封孔槽液的組成成分為:去離子水、NiSO4?3.6?-?4.7g/L和5g/L冰醋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表面混合酸陽極氧化和封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封孔是將經過陽極氧化放入工件置于溫度90?-95oC純硬脂酸槽液中浸泡40-45min后用去離子水洗滌烘干,得到硬脂酸封孔的含鎂高硅變形鋁合金工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608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