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的手把清飛邊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45823.7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5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衛(wèi)明;席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同大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9/72 | 分類號: | B29C49/7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61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堆碼桶 工藝 去除 機構 手把 清飛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空塑料容器吹制成型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的手把清飛邊裝置,配置在中空塑料容器吹制成型機上,起到將吹塑成型后殘留在堆碼桶的手把處的工藝飛邊或稱工藝廢邊去除的作用。
背景技術
美國專利US3886824(中空塑料容器的吹制方法及裝置)和中國專利申請公開號CN1654189A(自動吹塑瓶機的切瓶口機構)均介紹了將吹制成型時留置在作為中空容器如廣口瓶、奶制品瓶和飲料瓶等的瓶口部位的工藝飛邊(即工藝廢邊)去除的技術內(nèi)容。然而,在已公開的中外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對堆碼桶的手把處的工藝飛邊去除的技術信息。
圖4所示是公知的堆碼桶,包括桶體7,桶體7的上部具有手把71和蓋72,依據(jù)公知的常識,這種形狀的桶體7可實現(xiàn)疊置,即可以將依需數(shù)量的桶體7彼此堆疊藉以體現(xiàn)術語上的堆碼之意。
圖5所示是已有技術中的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的示意圖,包括第一靠板8和第二靠板9,第一、第二靠板8、9彼此對應,在第一靠板8朝向第二靠板9的一側的上部固設有一第一底副模81,下部固設有一第一口副模82,而在第二靠板9朝向第一靠板8的一側的上部固設有一位置與第一底副模81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底副模91,而第二靠板9的下部固設有一位置與第一口副模82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口副模92。其中:在第一靠板8上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底副模81的上方設置有一底打刀導桿83,在該底打刀導桿83上套設有底打刀緩沖彈簧831,并且在底打刀導桿83朝向前述的第二靠板9的一端端部配設有一第一底打刀832;在第二靠板9上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二底副模91的上方設置有底打刀工作氣缸93,在該底打刀工作氣缸93的底打刀氣缸柱上連接一底打刀連接桿931,并且在底打刀連接桿931的末端固定有一第二底打刀932,該第二底打刀932與前述的第一底打刀832相對應。
由中空塑料容器吹制成型機吹制成型后的堆碼桶的桶體7被轉移至圖5所示結構的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裝置處,即進入第一、第二靠板8、9之間,隨著第一、第二靠邊8、9的合攏而由第一、第二底副模81、91以及第一、第二口副模82、92的共同配合將桶體7挾持,在此過程中,由第一、第二底打刀832、932將殘留在桶體7的底部的邊緣部位的工藝飛邊去除,并且由底打刀工作氣缸93的工作而經(jīng)底打刀連接桿931驅使第二底打刀932繼續(xù)朝向第一底打刀832的方向位移,將殘留于桶體7的底部中央位置處的工藝飛邊去除。
上述由圖5示意的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所存在的不足是:僅能將桶體7底部的工藝飛邊去除,而無法將殘留于桶體7的手把71處的工藝飛邊去除。于是,已有技術通常由工人以手工作業(yè)的方式將殘留于手把71處的工藝飛邊即手把飛邊去除(業(yè)界稱為清除手把飛邊)。手工清除手把飛邊存在以下缺點:一是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二是手工去除的規(guī)整性難以保障,在手把71上殘留毛刺的幾率較大,使用時容易扎破使用者的手。
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加以完善,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快速而有效地將殘留于手把上的飛邊徹底去除并且有益于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的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的手把清飛邊裝置。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的手把清飛邊裝置,所述的堆碼桶工藝飛邊去除機構包括彼此對置的并且可相互合攏或相互斥開的一第一靠板和一第二靠板,所述的手把清飛邊裝置包括一第一固定板和一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一靠板上,在該第一固定板上設有一對第一導套,各第一導套內(nèi)設有一壓塊導柱,并且在一對第一導套上各套設有壓塊緩沖彈簧,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靠板上,并且與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對應;一壓塊,該壓塊與所述壓塊導柱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端部連接;一打刀架驅動機構,該打刀架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一打刀架,該打刀架位于所述的壓塊與第二固定板之間,并且與所述打刀架驅動機構連接,在該打刀架的打刀架腔內(nèi)轉動地設置有一手把飛邊打刀;一用于驅使手把飛邊打刀轉動的打刀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打刀架上,并且與手把飛邊打刀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同大模具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同大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58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