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腸損傷鑒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5745.0 | 申請日: | 201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9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殷長軍;李鵬超;顧民;華立新;孟小鑫;邵鵬飛;秦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腸 損傷 鑒別器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臨床醫學外科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于鑒別直腸損傷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前列腺癌、膀胱癌以及宮頸癌的發病率逐步增加,諸如前列腺癌根治術、全膀胱切除術以及宮頸癌根治術近年發展較快,直腸作為鄰近器官,容易受到損傷。前列腺癌根治術和全膀胱切除術以及宮頸癌根治術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全國多家醫院均積極開展。但這類手術過程中存在一個難點,就是要避免直腸損傷,一旦發現直腸損傷,應立即在手術中進行修補,術后禁食并放置肛管減壓。但較小的直腸損傷手術當中往往難以發現,將會導致感染、腸瘺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傳統開放手術難度很高,創傷較大,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的進步使得取得了改進,對患者的創傷明顯減少,但腹腔鏡手術削弱了了術者的觸覺,給判斷直腸損傷增加了難度。手術當中往往難以發現直腸損傷,對于較小的損傷更難發現。而直腸損傷發生后未能在術中及時發現并修補,將會導致感染、腸瘺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術中及時發現直腸損傷并加以處理至關重要。
目前判斷直腸有無損傷最常用的辦法是術中直腸指檢,但直腸指檢也不完全可靠,其原因有兩點。第一,對于合并有痔瘡的患者,由于痔瘡創面出血,術中直腸指檢不能明確有無直腸粘膜損傷。第二,由于手指的長度有限,對于位置較高的損傷往往難以查及。此外,由于直腸指檢操作時術者手套已污染,因此行直腸指檢后更換手術衣和手套,甚至需重新洗手,浪費手術時間,進行直腸指檢時甚至有可能破壞無菌原則。為了避免腸瘺的發生,對于已經存在術中直腸損傷的患者,最好的對策就是能在術中發現損傷并進行修補,以利于術后早期愈合。但到目前為止尚沒有能鑒別直腸損傷可靠且能保證無菌原則的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于清楚鑒別直腸損傷、鑒別率高且有利于無菌操作的直腸損傷鑒別器,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直腸損傷鑒別器,包括:外套管和設在外套管內的內套管,在外套管的一端設有蘑菇頭,在蘑菇頭上設有孔,在孔上覆蓋有彈性隔離膜,在彈性隔離膜上設有點狀通孔以及與點狀通孔相連的“十”字形凹槽,在內套管的一端設有管腔開口且管腔開口與蘑菇頭相近,在內套管的另一端設有內套管接頭,在內套管上還設有開關且開關位于管腔開口與內套管接頭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在使用本發明時,將其經肛門放置在直腸內,利用本發明可以將直腸粘膜適度展平,便于在術野從直腸外周觀察腸壁有無破損,當插入內套管后,通過內套管及內套管上的管腔開口,將水引入直腸,直腸腔內充盈在術野,再通過觀察腸壁外表面有無水滲液來判斷有無直腸損傷,這樣,本發明可以將水引入直腸腔內,通過觀察腸壁外表面有無水滲液來鑒別有無直腸損傷,而腸壁外表面上有無水滲液很容易被察覺,因此,本發明具有清楚鑒別直腸損傷且鑒別率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在外套管頂部的彈性隔離膜上的點狀通孔與“十”字凹槽技術措施的組合,使得內套管在通過彈性隔離膜并伸出外套管時,點狀通孔在“十”字凹槽的協助下得以迅速彈性擴張,在保證內套管順利的伸出外套管的同時,點狀通孔的孔壁會緊緊地貼合在內套管的外壁上,形成密閉狀態,從而阻止細菌的進入,使得本發明符合無菌原則。內套管退回外套管后,利用內套管的端部與彈性隔離膜上的點狀通孔保持的相抵觸關系,使得內套管的端部與彈性隔離膜上的點狀通孔之間仍然維持密封及內外隔絕狀態。
下面對本發明的優點作出更為具體的描述:
1、結構簡單。本發明僅包括一個內套管和一個外套管,制造工藝相對簡單。
2、操作方便。本發明可方便的經肛門置入腸腔內,經內套管注水觀察直腸有無損傷。
3、符合手術無菌原則。首先,術中術者可便捷地使用本裝置,由于本裝置包含內套管,操作時能有效隔離污染區域,操作后無需更換手術衣和手套,節約手術時間。其次,本裝置蘑菇頭頂端有彈性隔離膜,彈性隔離膜上的十字形結構能保證在內套管置入前后都保持本裝置的密封狀態,內套管末端還設有開關,均可避免腸內容物自管腔溢出,污染術者,加強隔離作用,保證無菌原則。十字形薄壁結構中心有小孔,在未插入內套管時或拔出內套管后,當內套管插入后,其十字形薄壁結構方便小孔的擴張以利于內套管的順利通過并避免腸內容物從內套管周圍溢出,當內套管拔出后,其十字形薄壁結構和彈性材質便于其自身形狀的復原,保證小孔的密封狀態,防止腸腔內容物反流到管腔中。內套管的開口位于側面,側面開口覆蓋有濾網,濾網可有效防止腸腔內容物堵塞開口并防止腸腔糞便反流至內套管管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人民醫院,未經江蘇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57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融合型脊柱內固定螺釘
- 下一篇:一種位置可調的紅木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