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軸剛齒式茬地種床整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4497.8 | 申請日: | 201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5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濤;紀文義;王漢羊;盧為國;吳存祥;吳廣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49/06 | 分類號: | A01B4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軸剛齒式茬 整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用于麥茬地種床免耕作業的清秸覆秸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的黃淮海地區,冬小麥收獲后,還會種植一季夏大豆或玉米。但農田殘留的大量小麥秸稈嚴重影響了夏大豆或玉米的播種,以前農民均采用焚燒秸稈的方式,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現在被政府嚴令禁止,而且地方政府每年禁燒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小麥收獲后的茬地留茬高度在15cm-40cm,且存在大量的小麥秸稈,厚度高達20cm。這樣巨大的秸稈覆蓋量,傳統地免耕播種機無法工作,給大豆、玉米等下茬作物播種造成困難,生產上缺苗斷壟。農民不得不采用人力的方式清理秸稈后再播種的方法,造成大量人力、財力的浪費。另外,冬小麥收獲后到夏大豆、玉米播種只有短短的10天,甚至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通常是在冬小麥收獲后的第一場雨后或澆地后開始播種。采用大量人力去清理秸稈,可能就會致使夏大豆或玉米播種的不及時,造成糧食產量的減產。上述問題嚴重限制了黃淮海地區夏種產業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黃淮海地區夏種作業的實際需要,設計提供一種定軸剛齒式茬地種床整備裝置,該裝置可配裝在各種施肥播種機和條播作業上使用,達到機械化清秸覆秸作業效率高、種床整備作業質量好、保證夏播作業進度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槽型機架焊合前端部和后端部上分別固裝三點懸掛架總成和副梁,擋板鉸連安裝在槽型機架焊合一側上部上,可調支架兩端分別與槽型機架焊合和擋板鉸連固定,在槽型機架焊合內側下部上沿縱向相互平行且可橫向調節移動地均布安裝3-4根空心轉軸,在靠近擋板一側的空心轉軸上從前至后依次固裝第一雙聯鏈輪或帶輪和拋撒齒,在中間部位的空心轉軸上從前至后依次固裝第二雙聯鏈輪或帶輪和傳遞輸送齒,在距離擋板最遠一側的空心轉軸上從前至后依次固裝單鏈輪或帶輪和傳遞輸送齒,配裝主驅動鏈輪或帶輪的主驅動軸安裝在槽型機架焊合前端中間部位上,主驅動鏈條或皮帶套配在主驅動鏈輪或帶輪和第一雙聯鏈輪或帶輪上,第一傳動鏈條或皮帶套裝在第一雙聯鏈輪或帶輪和第二雙聯鏈輪或帶輪上,第二傳動鏈條或皮帶套裝在第二雙聯鏈輪或帶輪和單鏈輪或帶輪上,在槽型機架焊合上、位于靠近擋板一側的空心轉軸和距離擋板最遠一側的空心轉軸的前方、后方部位處分別固裝前座板和后座板,拉筋插裝在前座板、空心轉軸和后座板上,其兩端與前座板和后座板鎖緊軸向定位連接,至此構成定軸剛齒式茬地種床整備裝置。
本發明結構設計新穎合理,麥茬地清秸覆秸作業效率高,種床整備質量好,作業可靠、故障少,降低作業成本,適用范圍廣,通用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黃淮海地區麥收后夏糧播種作業的速度和作業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定軸剛齒式茬地種床整備裝置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向視圖;
圖3是圖1的右向視圖;
圖4是拋撒齒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向視圖;
圖6是傳遞輸送齒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向視圖。
圖中件號說明:
1、槽型機架焊合、2、三點懸掛架總成、3、主驅動鏈輪或帶輪、4、主驅動軸、5、主驅動鏈條或皮帶、6、擋板、7、可調支架、8、副梁、9、第一雙聯鏈輪或帶輪、10、拉筋、11、拋撒齒、12、前座板、13、第一傳動鏈條或皮帶、14、傳遞輸送齒、15、空心轉軸、16、第二雙聯鏈輪或帶輪、17、第二傳動鏈條或皮帶、18、單鏈輪或帶輪、19、后座板、20、拋撒齒作業面、21、傳遞輸送齒作業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449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加工方法及使用了該加工方法的半導體裝置
- 下一篇:具有磷光體的照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