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3445.9 | 申請日: | 201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6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利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精工鋁字制造廠 |
| 主分類號: | C22C21/16 | 分類號: | C22C21/16;C22C21/02;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1521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于 汽車 輪轂 鋁合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合金材料,適用于汽車工業。
背景技術
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用輪轂的性能和使用壽命。鋁合金輪轂以其質量輕、散熱快、減震性能好、輪胎壽命長,安全可靠,外觀美麗,圖案豐富多彩,尺寸精確,平衡好,再加容易制造等優點,在汽車工業中脫穎而出,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世界各國的鑄造鋁合金輪轂都是A356合金系合金生產的。隨著鋁合金輪轂(A356)產量的迅速提高和工業大生產的不斷發展。生產過程中逐漸顯現出了諸如變質處理效果有限、鑄件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含以質量百分數計的以下組分:鐵0.1-0.2%、硅5-7%、銅3-10%、鎂1-2%、鈷0.1-2.0%、、鉛0.01-0.05%、鋯0.001-0.005%、錳0.01-0.05%、釩0.01-0.05%以及余量的鋁。
鐵,能增加鋁合金的尺寸穩定性和支撐性能,使其在高溫下具有高強度、硬度,但過量的鐵與銅形成Cu2FeA7組分而降低熱處理效應所需的銅量;
硅,與鐵結合,防止鐵與銅結合降低合金的拉伸性能;
銅,能夠提高鋁合金的強度、硬度,但會降低延伸性;
鈷?能改善含鐵的硅鋁合金的強度和延伸性;
鎂能夠提高銅鋁合金的固熔熱處理和淬火后合金的強度,使鋁合金在室溫下具有更高的強度和延展性能,但會降低拉伸強度。?
錳、釩、鋯能增加鋁合金的再結晶濕度,提高鋁合金的加工性、澆鑄性和焊接性能;
鉛,可以改善鋁合金的機械性能,鉛含量過多會增加合金加工的難度,導致熱脆性。
本發明獲得的鋁合金室溫下具有很好的模鍛性、點焊性、熔焊性、抗腐蝕性以及無呂德斯線,符合汽車工業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包含以質量百分數計的以下組分:鐵0.1%、硅5%、銅3%、鎂1.5%、鈷0.5%、、鉛0.01%、鋯0.005%、錳0.03%、釩0.01%以及余量的鋁。鑄造方法為砂型鑄造和金屬性鑄造,合金狀態為T4、T5。
室溫下鋁合金的抗拉強度為250MPa,屈服強度30KSi;0.5h、315℃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150MPa,屈服強度20KSi;100h、315℃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150MPa,屈服強度18KSi。
實施例2
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包含以質量百分數計的以下組分:鐵0.2%、硅7%、銅5%、鎂2%、鈷0.9%、、鉛0.02%、鋯0.006%、錳0.05%、釩0.05%以及余量的鋁。鑄造方法為金屬型鑄造,合金狀態為T5。室溫下鋁合金的抗拉強度為295MPa,布氏強度89KSi;0.5h、315℃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180MPa,屈服強度20KSi;100h、315℃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150MPa,屈服強度18KSi。
實施例3
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包含以質量百分數計的以下組分:鐵0.15%、硅5.8%、銅7%、鎂2%、鈷1.9%、、鉛0.05%、鋯0.003%、錳0.01%、釩0.03%以及余量的鋁。鑄造方法為砂型鑄造,合金狀態為T4。
實施例4
一種適于汽車輪轂用的鋁合金,包含以質量百分數計的以下組分:鐵0.13%、硅5.1%、銅10%、鎂1.4%、鈷0.2%、、鉛0.05%、鋯0.005%、錳0.02%、釩0.05%以及余量的鋁。?鑄造方法為金屬型鑄造,合金狀態為T5。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精工鋁字制造廠,未經吳江市精工鋁字制造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344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