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緊固件轉角表面強化夾具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43234.5 | 申請日: | 201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3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百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1/103 | 分類號: | B23B31/103 |
| 代理公司: | 成飛(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義東 |
| 地址: | 610092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緊固 轉角 表面 強化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的夾具,主要涉及緊固件轉角加工設備使用的夾具。?
背景技術
緊固件轉角強化效果的好壞,能否符合質量要求,除了與施加到緊固件上的力的大小、滾壓時間密切相關外,最重要的是夾具設計是否合理,夾具直接決定了能否易于將工件調整到需要的滾壓位置、滾壓后零件的表面質量(如應無重影)、滾壓角度是否正確、操作者裝夾零件是否方便等。?
現有夾具,三個滾輪與工件的接觸點所形成的面,是否位于水平平面上,是依靠夾具的滾輪支架的制造工藝來保證,且不能調節(jié)(支架是固定的,沒有進行高度調整的機械結構);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是固定的(支架是一個整體,支架制造好了,其結構特征就固定了,所以夾角自然不能改變),若要不同的夾角,就需要更換不同規(guī)格的支架,所以需要多種規(guī)格的支架;夾具支架是自由放置在卡盤的卡爪上的,(可以沿卡盤徑向自由移動),故操作者取放零件后,支架位置常發(fā)生變化,造成工件的加工狀態(tài)不一致;夾具沒有預夾緊力,操作者通常需要雙手取放工件;最為關鍵的是,支架不能上下自由旋轉(因無鉸鏈機構),使得(工件被擠壓變形后應該具有)沿滾輪徑向的自動收緊(自動進給)功能(微弱),主要依靠支架的受力變形和重心的改變產生,從而使得沿滾輪徑向的自動收緊幅度范圍很小(因原夾具既要求支架具有很高的強度以支撐很大的滾壓力,又要求支架具有一定的變形量來產生自動進給功能,制造工藝很難保證),而且不易控制(因原夾具的支架受力的變形量由制造工藝決定了,而其重心因支架位置常發(fā)生變化而給隨變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滾輪高度可單獨自由調節(jié)、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可自由調節(jié),采用一套支架,就能適應各種夾角的需要、加工工件的直徑可自由調節(jié)、具有預夾緊力的,易于取放工件,且能單手取放工件的夾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包括三爪卡盤、高度調整器、角度調整器和滾輪,三爪卡盤的卡爪?上固定有高度調整器,高度調節(jié)器上固定有角度調節(jié)器,滾輪安裝于角度調節(jié)器前端的滾輪軸。?
角度調整器由角度調整器基板、滾輪支架、支架彈簧、鉸鏈、鉸鏈軸、角度調整螺栓、曲柄機構構成、滾輪軸組成,滾輪支架通過鉸鏈與角度調整器基板連接,曲柄機構安裝于滾輪支架后端,角度調整螺栓安裝于曲柄機構上,下端由角度調整器基板支撐,鉸鏈軸上裝有彈性預緊件,前端具有與滾輪連接的滾輪軸。?
彈性預緊件可為扭簧、彈簧或彈性片。支架彈簧使?jié)L輪支架具有滾輪端向下的預緊力,通過調節(jié)角度調整螺栓,可自由調整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并能用手輕松的將滾輪和滾輪支架抬起,便于裝卸零件,并且由于角度調整器上鉸鏈的存在,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可自由改變,在將三爪卡盤的夾持半徑調定后,滾輪不會沿三爪卡盤徑向前后移動,保證了各個零件的裝夾位置不變。在加工零件過程中,當零件受到緊固件轉角表面強化設備主軸垂直向下的力,零件與滾輪的接觸面被擠壓變形后,零件高度略有降低,由于三爪卡盤的夾持半徑固定不變,因角度調整器上鉸鏈的存在,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略微變小,從而使的本發(fā)明具有靈活的自動進給功能。?
三爪卡盤為一標準卡盤結構,工作時,卡盤底板用壓板固定到工作臺上,調節(jié)三爪卡盤可適用于夾持不同直徑大小的零件。?
本發(fā)明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能取代現有技術一套夾具需要多種規(guī)格支架。因為角度調整器能夠自由調整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以適應加工不同規(guī)格零件的需要。?
本發(fā)明采用具有鉸鏈結構的角度調整器作為滾輪支架,實現滾輪半徑方向的自動進給,取代現有技術依靠支架的受力變形和支架重心的改變產生,使得沿滾輪徑向的自動收緊幅度范圍增加很多,而且易于受滾壓力的控制。?
本發(fā)明的結構,操作者容易用手將滾輪和滾輪支架抬起,便于單手取放零件,(由于支架彈簧產生的預緊力,在操作者放下滾輪和滾輪支架時,它們能自動恢復到零件被夾緊的狀態(tài)),并且由于角度調整器上鉸鏈的存在,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可自由改變,在將三爪卡盤的夾持半徑調定后,滾輪不會沿三爪卡盤徑向前后移動,保證了各個零件的裝夾位置不變。?
本發(fā)明能單獨調節(jié)各個卡爪的高度,易于使三個滾輪與工件的接觸點在高度方向上處于同一平面,保證了所加工零件不會因產生重影(俗稱雙眼皮)而報廢。?
本發(fā)明的結構,因滾輪高度高度、滾輪軸向中心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裝夾零件的直徑皆可調節(jié),所以降低了對夾具加工精度的要求。?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32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黃銅棒切斷裝置的行程控制機構
- 下一篇:多點加工平面超聲波刀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