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浮式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2565.7 | 申請日: | 2011-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3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魏尚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尚軍 |
| 主分類號: | E02D15/06 | 分類號: | E02D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混凝土 灌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領域,其特征是:在混凝土灌注導管下端安裝帶有密封空腔結構的灌注頭設備,該設備在混凝土和泥漿中能夠產生浮力,在浮力的頂托作用下,具有空腔結構的灌注頭自動隨著水下混凝土灌注量的不斷增加而升高,同時由于灌注頭和導管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使得灌注頭下端的灌注管深入到一定深度的混凝土中,從而確保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直升導管法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主要就是成孔后,下入連接好的導管,隨著混凝土灌注量的不斷增大而提升導管,每次導管提升的高度由人為控制,不能準確反映混凝土灌注的高度,往往由于施工工藝不當,時常發生斷樁、堵管、夾泥、蜂窩、少灌等質量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浮式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主要包括帶有密封空腔可產生浮力的灌注頭及導管,其它為配合施工的起吊設備等輔助裝置;通過應用自浮式水下混凝土灌注頭可以準確解決導管灌注頭隨混凝土面同步上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設計自浮式灌注頭,在施工水下混凝土灌注時,通過在導管下應用自浮式灌注頭,來克服直升導管法不能準確掌握混凝土面高度而導致效率低、精度差、混凝土灌注質量不穩定的缺點。根據密封空腔在泥漿和混凝土中產生浮力的原理,通過在導管下端裝配自浮式灌注頭灌注混凝土,隨著混凝土灌注量增大和混凝土面的升高,自浮式灌注頭在浮力作用下隨著混凝土面升高而自動升高,除需要外中間不用特意人工量測混凝土的高度,只需通過導管或提拉繩輔助配合自浮式灌注頭的上升和拆卸導管,由于導管和自浮式灌注頭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從而確保灌注頭下端的灌注管進入一定深度的混凝土中,達到確保混凝土灌注不發生斷樁、夾泥、蜂窩和少灌,不斷重復直至完成整個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水下混凝土灌注時通過在導管下應用自浮式灌注頭,來克服由于直升導管法不能準確掌握水下灌注混凝土面的高度而引起的效率低、精度差、混凝土灌注質量不穩定的缺點。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原理圖。圖中:1是自浮式灌注頭,2是灌注頭中的密封空腔,3是導管,4是鉆孔壁,5是灌注頭與導管的接頭,6是混凝土,7是泥漿。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密封空腔在泥漿和混凝土中產生浮力的原理,通過設計自浮式灌注頭,在導管下端裝配自浮式灌注頭,將自浮式灌注頭和導管吊放到已下入鋼筋籠的孔底,自浮式灌注頭的規格參數應保證其連接導管后在水和泥漿中能下沉但能在混凝土中上浮,在隨混凝土上浮后,要保證灌注頭下端的灌注管能夠插入已灌混凝土中一定深度,以往施工經驗應不小于2米,隨著混凝土灌注量增大和混凝土面的升高,自浮式灌注頭在浮力作用下隨著混凝土面升高而自動升高,除需要外中間不用特意人工量測混凝土的高度,只需通過導管或提拉繩輔助配合自浮式灌注頭的上升和導管的拆卸,由于導管和自浮式灌注頭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從而確保灌注頭下端的灌注管進入一定深度的混凝土中,達到確保混凝土灌注不發生斷樁、夾泥、蜂窩和少灌,不斷重復直至完成整個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自浮式灌注頭的規格尺寸等參數可根據具體的施工工程、地質條件等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尚軍,未經魏尚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256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沙治旱蓄水袋
- 下一篇:一種面料后整理工序的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