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襯底偏壓技術的硅基功率器件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1746.8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2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琦;左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襯底 偏壓 技術 功率 器件 結構 | ||
技術領域
基于襯底偏壓技術的硅基功率器件結構,屬于半導體功率器件技術領域,它特別涉及硅基功率器件耐壓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一個理想的功率器件,應當具有理想的靜態和動態特性,在截止狀態時能承受高電壓;在導通狀態時具有大電流和很低的壓降。橫向器件電極都在芯片的表面,易于通過內部連接實現與低壓信號電路集成,驅動電路簡單。LDMOS(lateral?double?diffused?MOS)作為一種常用的橫向功率器件,具有抗二次擊穿的熱穩定性、不易發生電流局部集中、開關速度快和頻率特性好等優點。
典型的常規n型LDMOS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源電極1,n+源區2,柵氧化層3,n型有源半導體層4,n+漏區5,漏電極6,p型溝道區7,p型襯底半導體層8組成。器件的阻斷電壓主要由有源半導體層和襯底半導體層承擔,有源半導體層越厚,擊穿電壓越高,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功率器件與低壓電路的隔離越困難,不僅工藝實施難度大,而且器件制造成本高。參考文獻如:Ludikhuize?A?W.Performance?and?innovative?trends?in?RESURF?technology.Proceeding?of?solid-state?device?research?conference,2001:35-44;或Imam.M,Quddus.M,Adams.J,et?al.Efficacy?of?Charge?Sharing?in?Reshaping?the?Surface?Electric?Field?in?High-Voltage?Lateral?RESURF?Devices.IEEE?Transactions?electron?devices,2004,51(1):141-148。
為了提高功率器件導通電阻和擊穿電壓間的折中關系,研究人員提出一系列新技術和結構,例如D-RESURF(double?reduced?surface?field)技術、VLD(Variation?in?lateral?doping)技術、場板技術、場限環技術和Superjunction結構等。以上技術和結構主要是針對提高器件的橫向擊穿電壓,通過優化表面電場分布,從而達到提高功率器件開關特性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17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