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陶粒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1100.X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1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宋震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建華墻體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8/00 | 分類號: | C04B38/00;C04B33/13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濤 |
| 地址: | 528437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粒,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制備該陶粒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我國的墻改政策不斷深入,執行力度逐漸加強,由此給新型建材的發展營造了一個極大的市場空間。陶粒作為一種建筑用輕骨料,以其輕體、保溫、利廢、環保等特性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重視。以它為原料制成的輕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塊、梁、板等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高新技術產品。
生產陶粒的傳統原料主要有頁巖、粘土等。不同原料其生產工藝及其產品的性能指標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說,粘土的膨化倍率較大,產品的容重小保溫性能好,但相對筒壓強度較低,可用于生產非承重空心砌塊產品。頁巖等原料可生產重體陶粒,用于生產承重砌塊、梁、板等。
粘土來源主要是耕地以及山土,近年來,由于受到土地資源的限制,粘土陶粒在某些地區已被禁止生產和使用。
后期出現的其他替代材料如粉煤灰、河道淤泥等在產品性能特別是容重與強度的矛盾關系方面,均未能達到與粘土陶粒一致的效果。尋找一種更為環保、高性能的粘土替代材料是今后陶粒技術發展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環保,可替代粘土為原料的陶粒。
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陶粒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種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由以下組分制成:
陶瓷廠廢棄尾泥????????????40~100%
膨潤土????????????????????0~40%
水處理污泥????????????????0~50%。
本發明陶粒可采用任意的陶瓷廠廢棄尾泥,膨潤土和水處理污泥,而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陶瓷廠廢棄尾泥采購于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市金利鎮陶瓷工業園,為陶瓷生產廠家一般性廢棄尾料;水處理污泥采購于陽江市陽西污水處理廠,為水凈化過程廢棄產物。
如上所述的一種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由以下組分制成:
陶瓷廠廢棄尾泥????????????40~80%
膨潤土????????????????????5~35%
水處理污泥????????????????1~45%。
本發明一種制備如上所述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原料破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制得復合半成品土料;將半成品土料自然晾曬或烘干,使其含水率保持在15-25%,進入制粒機制粒;
2)將制粒所得顆粒送入回轉窯中燒制,調節窯轉速為小窯每分鐘3-5轉、大窯每分鐘2-4轉;煤供量3-5格,燒得5-30mm連續級配的陶粒。
本發明中所述的原料還可以先經晾曬等預先干燥處理后再進行破碎混合;
本發明的陶粒配方合理,本發明陶粒產品的松散堆積容重為300~800kg/m3,筒壓強度2~10MPa的多種類型的連續級配的陶粒,滿足不同需求的技術要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的陶粒經高溫燒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作為輕骨料,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整體的熱脹冷縮值;
二、本發明的陶粒使用的原料經高溫加工后對人體無害,沒有放射性危害,沒有有毒揮發性氣體產生,適用于建筑結構體。
三、本發明最大程度利用了工業廢料,經濟環保,產成品中不含廢棄物,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建筑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按陶瓷廠廢棄尾泥40%、膨潤土30%、水處理污泥30%的比例將原材料破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復合半成品土料,所述的復合半成品土料經露天晾曬至含水率為23%,放入制粒機中進行制粒;將制粒所得顆粒送入回轉窯中燒制,根據燒制效果調節窯轉速及燃料供量,得到松散堆積容重300kg/m3,筒壓強度2MPa、5-30mm連續級配的陶粒。
實施例2
按陶瓷廠廢棄尾泥50%、水處理污泥50%的比例將原材料破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復合半成品土料,所述的復合半成品土料經露天晾曬至含水率為24%,放入制粒機中進行制粒;將制粒所得顆粒送入回轉窯中燒制,根據燒制效果調節窯轉速及燃料供量,得到松散堆積容重500kg/m3,筒壓強度4MPa、5-30mm連續級配的陶粒。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建華墻體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建華墻體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11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