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壤改良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0926.4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2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曾希柏;李蓮芳;白玲玉;段然;王亞男;高菊生;孫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17/06 | 分類號: | C09K17/06;C09K101/0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壤 改良 | ||
1.一種紅壤改良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算包括:30%~40%的赤泥、15%~25%的海泡石、20%~30%的秸稈生物質焦、10%~15%的氫氧化鈣以及10%~15%的氧化鎂。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壤改良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20%~30%的生物質焦是將40~50%農作物秸稈通過碳化生成,所述農作物秸稈包括水稻、谷子以及玉米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按制備總重量共為100千克的改良劑計算,將含有30~40千克自然風干并過1.5~2.0mm篩的工業廢棄物赤泥、15~25千克海泡石、40~50千克粉碎并過1.5~2.0mm篩的水稻或玉米秸稈的物料均勻混合,加入適量的水至用手抓時能出水為止;
將加水的物料置于水泥池內并覆蓋,堆置3~5天后,從所述水泥池內移入碳化爐中,緩慢加熱至500~550℃并保持100分鐘~2.5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
從所述碳化爐中取出冷卻至室溫的物料,加入10~15千克氫氧化鈣及10~15千克氧化鎂,并均勻混合,磨細過0.20~0.30mm篩,制成所述紅壤改良劑。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壤改良劑在增加紅壤區的農作物產量上的應用。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壤改良劑在抑制紅壤酸化方面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09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