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檢測用引物、探針及檢測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0547.5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7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一成;袁秀芳;徐麗華;李軍星;郭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68;C12N15/11;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310021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環 病毒 狂犬病毒 細小 檢測 引物 探針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檢測用引物、探針及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豬圓環病毒2型(Porcine?circocirus?type2,PCV-2)、豬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和豬細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是目前常見的引起豬繁殖障礙病的DNA病毒。目前,很多豬場都同時存在上述三種病毒引起的疾病,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以上三種病毒常呈現混合感染,在臨床上以受感染母豬產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豬為主要特征,不容易區分。
國內外豬病現有常用診斷技術主要包括:臨床診斷、病原診斷、血清學診斷,分子生物學診斷等。臨床診斷主要依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尸體剖檢來判斷疾病種類,難以做到確診。病原分離是最經典和可靠的病原診斷方法,特異性高,可直接確診,但病毒分離所需時間較長,成本較高。血清學檢測技術有血清中和試驗(Neutralization?test)、凝集性試驗(Agglutination?test)、熒光抗體技術(Fluorescent-labelled?abtibody?technic)、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斑點金免疫滲濾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colloidal?gold?immunochromatography)等。熒光抗體技術具有快速、鑒別準確、可靠、分辨率高等優點,但費用昂貴(需配備熒光顯微鏡)、特異性差、主觀性強(需有經驗的檢驗員),同時難區分非特異性染色。其他血清學技術主要用于檢測血清抗體水平。目前最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是ELISA,應用很廣,發展很快,是檢測抗體的主要免疫學方法,也是監測豬群抗體水平的主要技術手段,常用于規?;B豬場的免疫水平監測。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實時熒光定量RT-PCR(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核酸探針技術、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等。常規單項PCR及實時定量PCR一次只能檢測一種病毒,費時費力,多種病因混合感染時,難以應用常規方法進行早期快速檢測。多重PCR及實時定量PCR可以同時檢測多種病毒,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本發明首次將實時定量PCR技術應用于同時檢測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檢測領域,提供了針對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檢測的特異性引物、探針序列、試劑盒和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組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同時檢測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引物和探針。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快速、準確、使用方便的同時檢測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的檢測試劑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檢測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和豬細小病毒的引物和探針,具體如下:
1.?通過序列比較,根據PCV?ORF2?基因的序列?(GenBank:EU257513),在其保守區設計一對引物及一條探針:
1)PCV正義引物(PCV-F)?5'?CCTCCCGCCATACCATAACC?3'?(SEQ?ID?NO:1);
2)PCV反義引物(PCV-R)5'?CTGATTTCTTTTGTTGTTTGGTTGG?3'?(SEQ?ID?NO:2);
3)PCV探針(PCV-probe)5'?(FAM)?CCCTTCTCCTACCACTCCCGSTACTTTAC?(ECLIPSE)?3'?(SEQ?ID?NO:3),該探針的5’端標記報告熒光基團FAM,3’端標記淬滅熒光基團ECLIPSE;
其中,S代表兼并堿基G或C。?
2.?通過序列比較,根據PRV?gH基因的序列(GenBank:X58868),在其保守區設計一對引物及一條探針:
4)PRV?正義引物(PRV-F)5'ACATGGAGGAGCAGCTCATG?3',(SEQ?ID?NO:4);
5)PRV?反義引物(PRV-?R)5'?AAGAGCATCAGGGCCTTGAC?3',(SEQ?ID?NO:5);
6)PRV?探針(PRV-?probe):
5’?(TAMARA?)CGCCAACTCCACCATCCCCAGC(ECLIPSE)?3’,?(SEQ?ID?NO: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05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