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油回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240116.9 | 申請日: | 2011-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31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敏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3/02 | 分類號: | D01D13/02;D01D5/09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吳中大道13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上油回油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紡絲設備中的上油回油裝置,屬于紡絲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上油回油裝置是紡絲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油裝置和回油裝置兩大部分,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上油油劑泵將絲束所需的油劑介質通過上油管道輸送到絲束上,最后將絲束上流淌下來的廢油通過回油管道輸送到廢油收集系統中。如今市場上油回油系統中的主要存在下述缺點:①各管道各個連接接頭處有泄露。②各管道接頭間都是固定連接,不方便拆卸和更換。③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與絲束的接觸面積過大而導致斷絲。④回油收集槽前面靠近絲束的邊向外凸起,嚴重影響了絲束。⑤回油系統不便于廢油的收集和回流,同時影響絲束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使用效果好的上油回油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上油回油裝置,包含進油管道;包含進油管道上設有快接插頭;所述快接插頭通過活動密封連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動密封連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設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與絲束呈傾斜設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的邊向回油收集槽內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傾斜的設有回油收集槽接管。
優選的,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外通過喉箍連接有回油軟管。
優選的,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與絲束成10°夾角。
優選的,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傾斜的焊接在回油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與回油收集槽呈135°夾角。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上油回油裝置,由于各管道接頭間都是活動密封連接的,使得各管道各個連接接頭處沒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換各管道;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與絲束呈傾斜設置,使得絲束的摩擦面積大大減少,避免絲束因接觸面積過大而導致的斷絲;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的邊向回油收集槽內部卷曲,防止了較大位距時此處的邊不在一條直線上,凸起的部分嚴重影響絲束;由于回油收集槽下方傾斜的設有回油收集槽接管,便于廢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時與油槽下面的導絲器發生干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上油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進油管道;2、快接插頭;3、上油嘴柄;4、上油嘴;5、回油收集槽;6、絲束;7、回油收集槽接管;8、喉箍;9、回油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
如附圖1所示的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上油回油裝置,包含進油管道1;包含進油管道1上設有快接插頭2;所述快接插頭2通過活動密封連接有上油嘴柄3;所述上油嘴柄3的另一端活動密封連接有上油嘴4;所述上油嘴4的下方設有回油收集槽5;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絲束面與絲束6呈傾斜設置;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絲束面的邊向回油收集槽5內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5下方傾斜的設有回油收集槽接管7;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外通過喉箍8連接有回油軟管9;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絲束面與絲束6成10°夾角;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傾斜的焊接在回油收集槽5下方;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與回油收集槽5呈135°夾角。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上油回油裝置,由于各管道接頭間都是活動密封連接的,使得各管道各個連接接頭處沒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換各管道;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與絲束呈傾斜設置,使得絲束的摩擦面積大大減少,避免絲束因接觸面積過大而導致的斷絲;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絲束面的邊向回油收集槽內部卷曲,防止了較大位距時此處的邊不在一條直線上,凸起的部分嚴重影響絲束;由于回油收集槽下方傾斜的設有回油收集槽接管,便于廢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時與油槽下面的導絲器發生干涉。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敏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敏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01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輸路徑的對稱性檢測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大位距側吹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