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溶劑熱法制備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0006.2 | 申請日: | 201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1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波;王愛勤;牟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1B33/26 | 分類號: | C01B33/26;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7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溶劑 法制 納米 凹凸 方法 | ||
1.一種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硅酸鈉、無機鎂鹽和鋁鹽按一定比例混合酸化,再用NaOH溶液堿化形成具有不同Si/Al和Si/Mg比的固體凝膠狀產物。將所得固體產物充分陳化、洗滌和干燥得到粉末狀前驅體。再將此前驅體與有機溶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轉入200mL具四氟乙烯內襯的不銹鋼反應器中在一定溫度下反應一定時間,自然降溫后即可得到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機鎂鹽為硫酸鎂、氯化鎂或硝酸鎂中的任一種,鋁鹽為硫酸鋁、氯化鋁或硝酸鋁中的任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酸化后pH為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驅體中Si/Al和Si/Mg比為2~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驅體陳化時間為12~36h,洗滌次數為5次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驅體與有機溶劑固液比為1∶50-1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劑熱反應溫度為120~180℃,反應時間為48~96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異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和丙酮等的任一種或一種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劑熱合成纖維狀納米凹凸棒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工藝設備要求簡單,易于操作,有機溶劑可回收利用,所得產品均一、棒晶長徑比大、性能穩定、純度高和分散性好,可用于膠體材料和工程材料補強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000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腐蝕銅鋅鋁合金材料的加工工藝方法
- 下一篇:車載頸椎護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