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薄型TTR聚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9826.X | 申請日: | 2011-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鑄紅;胡愛華;孫善衛;張娜娜;孟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M5/40 | 分類號: | B41M5/40;B44C1/165;B32B27/06;B32B27/36;C08L67/02;C08K3/36;B29C47/06;B29C4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華保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薄型 ttr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TTR聚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厚度低于8μm用于熱轉移印刷的聚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熱轉印技術的發展,熱轉印的打印速度也在提高,通常解決高速打印與熱傳導之間矛盾,常見的技術是提高熱轉印打印頭的溫度。然而提高溫度不僅降低了熱敏打印頭的使用壽命加大了能耗,更為關鍵的是現有用于熱轉印的薄膜厚度為8~12μm,因厚度過厚,導熱效果差,在打印較大面積紋路復雜的二位碼時會導致局部條碼墨層過厚,甚至墨層會從TTR(TTR為英文縮寫,意為:熱轉移碳帶)基膜上脫落。
?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種超薄型???????TTR聚酯薄膜,其可解決高速熱轉移打印熱傳導和薄膜厚度矛盾及熱轉移圖案的清晰度等問題。
本發明為實現其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超薄型TTR聚酯薄膜,由頂層、芯層和底層構成,所述芯層采用的材料組分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頂層由母料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構成,按重量百分比計,其中:母料為40-50%wt,粒徑為1.5-1.9μm,?SiO2濃度為4900-5100ppm;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為60-50%?wt;
所述底層由母料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構成,按重量百分比計,其中:母料為75-85%wt,粒徑為2.2-2.5μm,?SiO2濃度為3300-3500ppm;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25-15%?wt;
所述母料的組分為SiO2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頂層、芯層和底層的累計厚度為3~8μm,更為優化的累計厚度為5~6μm。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薄膜的制作方法,其按如下步驟進行:
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經過流化床以140~160℃的溫度干燥4~5小時得干燥原料;所述干燥原料在主擠出機中加熱成熔融狀態,經過濾得到作為芯層的主擠熔體;在輔助擠出機中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和母料經過熔融、抽真空處理后,過濾除去原料中的水份與雜質得到作為頂層和底層的輔擠熔體;主擠熔體過濾后與輔擠熔體在三層模頭中匯合擠出,匯合擠出溫度為270~290℃;
b、對于所述步驟a中擠出的混合熔體,經過冷輥形靜電吸附成鑄片,再依次經過縱向拉伸、橫向拉伸得到三層構造的TTR聚酯薄膜;
c、對于所述步驟b中所得TTR聚酯薄膜經過分切,包裝成成品。
所述靜電吸附采用的電壓為:9.2-9.5kV,電流為9-12mA,牽引速度為10±1mm/mim。
在縱向拉伸前對鑄片預熱,溫度為50—90℃,在預熱至100-115℃時進行縱向拉伸,縱拉拉伸比為3.9-4.1,之后在25-35℃進入縱向定型;然后直接進入橫拉,橫向拉伸溫度為130-140℃,橫向拉伸比為4.3-4.4;之后在79-120℃進入橫向定型。
本發明可以在現有的布魯克納生產線上生產超薄型TTR聚酯薄膜,且生產速度快,生產能力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制作的TTR聚酯薄膜厚度薄,熱傳導快,可以降低30%的能耗,也降低了薄膜使用量。同時通過配方的改進,提高了薄膜的表面性能,改善薄膜的熱轉移性,打印的條碼對比度高,圖案清晰。本發明可應用于包裝標簽、價格標簽、服裝吊牌及洗標、車船票等條碼打印,其熱轉印效果優異。
?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聚酯薄膜芯層組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wt;
頂層按重量百分比添加40%wt有效成分粒徑為1.5-1.9μm,?SiO2濃度為4900-5100ppm的母料和60%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
底層添加75%wt有效成分粒徑為2.2-2.5μm,濃度為3300-3500ppm的SiO2的母料和25%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本例中所述母料的組分為SiO2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徑為2.2-2.5μm,?SiO2濃度為3300-3500ppm;以下實例中的母料組分均與此相同)。
聚酯薄膜的制作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982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