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O2激光器的塑料塑化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9189.6 | 申請日: | 2011-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5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忠;譚文勝;黃舒;楊晶;戴亞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35/08 | 分類號: | B29C3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o sub 激光器 塑料 塑化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激光微成型領域,特指一種基于CO2激光器的塑料塑化方法和裝置,適用于微小型塑料制件的塑化微成型加工。
背景技術
塑料的塑化是聚合物由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形態轉變的過程,其塑化方式很多,包括加熱和螺桿剪切塑化、超聲波塑化、微波塑化及振動塑化等,塑化后的塑料熔體用于進行注塑、擠塑和壓鑄成型等。例如,在微注塑成型領域,加熱和螺桿剪切塑化是最常用的,由于螺桿加工難度大和強度要求高,螺桿直徑一般不能低于14mm,使得設備對一次注射量的控制精度和成型質量的穩定性較差,德國的Battenfeld公司推出的Mcirosystem系列微型注塑機Mciorsystem50,?是專門為成形精密微型塑件設計的一種全電子驅動的注塑機,其最小塑化量為25mg到100mg,代表了商業化的微型注塑成型技術的最高水平。
目前,利用激光能量場和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熱效應原理,激光的熱效應在激光塑料焊接、燒結成型、切割、微成型等領域,已經有了廣泛研究與應用。例如,激光焊接塑料的應用研究開始于1970年,起初應用CO2激光,由于大部分塑料材料在這個波長范圍內都顯示出很強的吸收性,使高速激光焊接加工成為可能,但是由于CO2激光波長較長,不能透過塑料材料,從而使工程塑料的搭接焊受到了限制;近幾年,采用近紅外Nd:YAG激光(λ=1.06μm)光源,利用透過激光塑料和吸收激光塑料的特性,激光束穿過透過激光塑料而到達吸收激光塑料的表面,吸收激光塑料的表面被加熱而軟化、熔融,與此同時,由于熱傳導作用,透過激光塑料側面也被加熱而軟化、熔融,當熔融的尺寸達到規定要求時,在一定壓力的繼續作用下,實現熱塑性塑料的焊接,?但是,一般焊接熔融區域厚度在幾十微米左右,不能實現穩定的微量塑化效果。利用激光的熱效應進行塑料微塑化的研究與應用,目前,尚未見文獻資料報道。然而,利用塑料對波長10.6μm的?CO2激光能量吸收好的特性,只要精確控制激光參數和工藝過程,通過激光能量場和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熱效應,可以實現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加工,并且,特別適合于微量塑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塑料微小件成型的激光塑化方法,特別是適用于需要微量塑化的塑料成型加工。本發明是利用激光能量場和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熱效應,?塑料在能量密度較高的CO2激光器的激光輻照下,直接吸收光能,快速升溫達到熔化溫度,并且控制塑料在熱分解溫度以下,實現塑料由固態到液態的整體塑化轉變過程,最后塑料熔體用于充填模具型腔,完成成型加工。
本發明按照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CO2激光器的塑料塑化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的方法:
A.首先制備塑料試樣,并經過烘箱干燥和預熱處理。
B.控制系統設置溫控數值,加熱溫控器開始工作,加熱塑化裝置并保溫。
C.打開CO2激光器,激光參數調整。
D.塑料試樣裝入塑化筒內,加蓋約束層,約束層是K9玻璃。
E.調整好激光束在加工起始位置,同時光能輸出,工作臺開始作預設的軌跡線運動,?直至塑料全部熔化。
F.塑料熔化后由約束層推動,經塑化筒的流道孔注入模具型腔,充填成型工件。
塑料試樣的準備,用塑料固體顆粒,塑料固體顆粒直徑2—3mm厚度1—2mm,或板料沖切獲得,?板料試樣直徑5—10mm與塑化腔尺寸一致,厚度0.5—2mm。塑料試樣質量5—1000mg,塑料試樣經過干燥及預熱處理備用。
控制系統控制塑化裝置的溫度。塑化前塑化裝置的溫度控制在塑料融化溫度范圍內,確保融化的塑料處于熔體狀態。
本發明的裝置包括激光系統、塑化成型裝置和激光掃描工作系統;激光系統由CO2激光器和激光束調節器組成;塑化成型裝置由約束層、塑化筒、加熱溫控器和成型模具組成;激光掃描工作系統由工作臺、控制系統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91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