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8770.6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7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之佑;王國珉;賴明志;莊予良;吳威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7 | 分類號: | H02K9/1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矩 馬達 散熱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轉矩馬達,尤指一種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
背景技術
馬達是用以將電能轉換為動能的技術,而動能的表現則可由力量與轉速予以呈現,而完美的馬達是將所輸入的電能完全轉換為向外輸出的動能,但是實際上,該能量轉換無法達到百分之百,因此,在熱力學第一定律下,未以動能形態被轉換的,即會以其他種類形態輸出,其中,部分多會以熱能形態被消耗,此是馬達技術中所必然存在的發熱問題。
然而,馬達的運轉效率與溫度間卻存在著反向關系,馬達在溫度越高的環境下運轉,所受的磁阻效應越大,造成馬達的運轉效能因而降低,因此,如何降低馬達運轉時的溫度,是維持馬達運轉效率的一項重要課題,而藉由提高冷卻效率降低馬達溫升的手段,更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頗具節能的功效。
為了達到較佳的冷卻效果,美國第7808136號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冷卻的裝置,其具體地揭露了在一馬達的鐵芯元件上,將多個與馬達轉軸平行的冷卻管,分別設置在鐵芯元件的外側角落位置上,通過鐵芯元件角落位置所凹設的弧形槽槽壁與冷卻管間的接觸,將鐵芯元件上的線圈在工作時所產生的熱能傳遞至冷卻管內流動的流體,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但是,由于該技術是將冷卻管路設置于遠離馬達轉軸的鐵芯元件外側端面上,因此,鄰近于馬達轉軸的線圈在工作時所產生的熱能,必須經由相當于鐵芯厚度的傳導距離得以傳遞至該冷卻管上,此過長的傳導路徑顯然不利于熱能的散逸,易使線圈周側積聚過多的熱能而影響能量轉換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其使冷卻機構與線圈直接接觸,縮短熱能傳導的路徑,提高熱能傳導的效率,據以提升散熱的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鐵芯,該鐵芯具有以一中心軸為中心向外呈放射狀排列且彼此相隔開來的多個齒部;
一以非導磁材料制成的冷卻部,該冷卻部具有一第一端板與一第二端板,該第一端板與第二端板的形狀與該鐵芯中心軸兩端的端面形狀相仿而分別貼設于該鐵芯的中心軸兩端端面上,一第一流體流動空間與一第二流體流動空間分別設于該第一端板與該第二端板之中;
多個線圈,該多個線圈分別繞組于各個該齒部及其所鄰接的板突上。
所述冷卻部包括至少一連接流道,該連接流道以兩端連接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內的第一流體流動空間與所述第二端板內的第二流體流動空間。
所述冷卻部包括一進流口與一出流口,該進流口、出流口分設于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上,并各自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流體流動空間、第二流體流動空間連通。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可以該進流口引入外部的流體,并使流體在彼此連通的該第一流體流動空間、該連接流道與該第二流體流動空間中流動,再經由該出流口引出,以使流動的流體帶走由各個該線圈工作時所產生的熱能,達到使線圈散熱的目的與功效。
本發明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相較于習知散熱技術而言,由于其使該冷卻部與產生熱能的線圈直接接觸,因而可大幅地縮短熱能傳導的路徑,提高熱能傳導的速度,同時藉由在該冷卻部內部持續流動的流體,快速地將由各個該端板所接收的熱能予以帶走,從而達到快速散熱的功效,如此一來,可通過較佳的散熱效果使馬達工作時的效率得以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外觀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提供的轉矩馬達的散熱構造10,包括有一鐵芯20、一以非導磁材料制成的冷卻部30以及多個線圈(圖上未示出)。
該鐵芯20概呈環狀,是以硅鋼片堆疊而成的習知馬達元件,大體而言,其以一中心軸為軸,并使多個彼此相隔開來的齒21呈放射狀排列地環繞于該中心軸的周側上,而在各齒21之間形成槽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87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磁場式井下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治療哮喘病的中藥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