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頸椎保健康復的枕頭和一種固定枕頭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38227.6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90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馮家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家敏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頸椎 保健 康復 枕頭 固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枕頭,特別涉及一種頸椎保健康復的枕頭和一種固定枕頭的方法。
背景技術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發(fā)病的人群很廣泛,特別是白領階層為高發(fā)人群。人體脊柱的側面具有四個生理彎曲的曲線,其中之一就是頸曲,它由七塊頸椎構成,向前形成彎曲。頸椎的保健康復就是要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或恢復已經(jīng)病變的頸椎生理曲線(如頸椎反曲等)。
睡眠是最佳的頸椎病保健康復的時間,此時頸椎負重消除,睡眠還使各組織器官自我修復加快。而在此過程中,使用合理的枕頭并將枕頭放置在合理的位置是頸椎康復的關鍵。
目前,市場上已經(jīng)有一些頸椎保健的枕頭,也有許多保健枕頭的技術方案,但是,如申請?zhí)?00920311509.2,授權公告號CN201492168U;申請?zhí)?00610111314.4,授權公告號CN?100446703C;申請?zhí)?1136676.1,授權公告號CN?1257695C等,上述的技術方案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弊端,其技術方案發(fā)揮作用需要將枕頭放置在頸椎部位的指定位置,但上述的技術方案卻都無法維持使用者睡眠過程中枕頭與頸椎的指定位置?,F(xiàn)有的技術方案實施過程中,使用者在睡眠中翻身、擺頭、身體卷曲或伸直等動作,都可能導致枕頭離開指定位置,因此難以實現(xiàn)對頸椎的康復保健作用。一旦枕頭離開與頸椎的指定位置,不僅達不到真正的保健和康復效果,而且還對頸椎的健康可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特別是枕頭往頭部上方移動之后,頸椎懸空,使人在睡眠中也處于(相當于人體坐立時候的)“低頭”狀態(tài),極有可能引發(fā)頸椎病變或加重頸椎病的病情。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致力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以固定在頸椎指定位置的保健枕頭,以保證該枕頭確實發(fā)揮頸椎保健康復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固定枕頭的方法,在使用者睡眠過程中翻身、移動之后繼續(xù)保持指定的枕頭位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頸椎病保健康復的枕頭,所述枕頭由各自獨立并連接為一體的枕頭本體和人體固定帶組成。
所述的枕頭,與枕頭本體相連的人體固定帶有兩條或兩組,兩條或兩組固定帶至少有一端與枕頭本體連接。
所述的枕頭,人體固定帶安裝活動式連接件。
所述的枕頭,人體固定帶安裝的活動式連接件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安裝在固定帶一端,另一部分安裝在枕頭本體上或固定帶的另一端。兩部分結合后固定帶呈現(xiàn)環(huán)狀,用于固定枕頭于頸部位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頸椎病保健康復的枕頭,所述枕頭由枕頭本體、活動式連接件組成,用于將枕頭固定在衣服上。
所述的枕頭,活動式連接件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與枕頭本體連接,另一部分與衣服連接。
所述的枕頭,組成部分包括一件衣服,衣服的肩部或領部安裝活動式連接件。
一種固定枕頭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a)制作一個托住頸椎的枕頭本體,其高度和寬度符合人體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
b)制作一套人體固定帶,固定帶的長度根據(jù)人體肩胛或胸部來確定尺寸;
c)在人體固定帶或枕頭本體上安裝活動式連接件,用于將固定帶形成一個環(huán)狀,以固定枕頭位置或?qū)⒄眍^解開。
一種固定枕頭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a)制作一個托住頸椎的枕頭本體,其高度和寬度符合人體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
b)制作一套活動式連接件,連接件有兩部分,分別安裝在枕頭本體和衣服上;
c)安裝在枕頭本體和衣服上的連接件兩部分結合之后,枕頭本體與衣服形成一個整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正面圖,包括枕頭本體和固定帶及其他配置。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側面示意,橢圓部分是枕頭頸托部位的剖面。固定帶一端與枕頭本體連接。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側面示意,人體固定帶兩端與枕頭本體連接形成環(huán)狀。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使用過程中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使用過程中的側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人體固定帶的另一技術方案的正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人體固定帶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側面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使用過程中的俯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使用過程中的側視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正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家敏,未經(jīng)馮家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8227.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