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DPC碼校驗矩陣的構造方法、裝置和編碼方法及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110238045.9 | 申請日: | 2011-08-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7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15 |
發明(設計)人: | 李繼龍;白棟;高鵬;申紅兵;邢觀斌;馮昂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北京泰美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3M13/11 | 分類號: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442 | 代理人: | 馬佑平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城區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ldpc 校驗 矩陣 構造 方法 裝置 編碼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碼校驗矩陣的構造方法、裝置和編碼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香農(Shannon)在著名的“通信的數學理論”中,闡明了在有噪聲信道中實現可靠傳輸的途徑是編碼。他提出了有噪聲信道中信息可傳輸的最大速率,即信道容量;同時也推導出了信息可無錯誤傳輸所需的最小信噪比值,被稱為Shannon極限。雖然Shannon的信道編碼理論給出了最佳編碼的極限性能,但并沒有給出具體的編碼方案。以此為基礎,人們一直致力于尋找性能上接近Shannon極限的編碼方案。
LDPC碼最早由加拉格爾(Gallager)提出,是一種校驗矩陣非常稀疏的線性分組碼。也就是說,其校驗矩陣中只有非常少量的非“0”元素(對于二進制碼來說,非“0”元素即為“1”元素)。Mackay等人的進一步研究表明,LDPC碼的性能在消息傳遞(MP)迭代譯碼算法下可以接近Shannon極限。
目前,LDPC碼正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種通信系統中。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系統就采用了LDPC碼的信道編碼方案。CMMB系統通過衛星和地面基站實現天地一體的大面積廣播覆蓋,傳送多路音視頻廣播業務。用戶可以用終端實現移動接收。由于衛星信號功率受限,同步衛星軌道在36000公里高空,下行信號的路徑損耗嚴重,導致接收終端的鏈路余量很小。因此,需要設計性能優秀的LDPC碼。此外,實際的通信系統還需要低的編、譯碼器實現復雜度。采用計算機搜索的方法雖然可以隨機或者類隨機的生成性能優秀的LDPC碼,但由于校驗矩陣的隨機性,需要大量的存儲器對其進行存儲。又由于LDPC碼的碼長較長,編碼器的實現非常復雜度。又由于LDPC碼的碼長較長,編碼器的實現非常復雜度。采用數學的方法對LDPC碼進行構造,則可以通過附加一定的約束條件,使其校驗矩陣具有一定的結構。
而且,校驗矩陣的每一行中“1”的數目稱為該行的“行度”,校驗矩陣的每一列中“1”的數目稱為該列的“列度”。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其校驗矩陣所有行的行度相同,所有列的列度也相同,那么這個LDPC碼稱為規則LDPC碼。校驗矩陣的行度不完全相同或者列度不完全相同的LDPC碼,稱為非規則LDPC碼。有研究表明,非規則LDPC碼性能優于規則LDPC碼。優選非規則LDPC碼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優化行度和列度的分布。
準循環LDPC碼因為降低了編譯碼器的復雜度,被廣泛應用。為了獲得結構化設計,準循環LDPC碼將整個校驗矩陣分為方型子陣,每個子陣通常成為一個“塊”,每個子陣滿足循環矩陣定義。通常,有限碼長LDPC碼的行度分布和列度分布是對于優選度分布的近似,而由于準循環LDPC碼的“分塊”結構,使得準循環LDPC碼的度分布往往不能獲得較為準確的近似,從而影響了碼集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或減緩上述技術缺陷之一,特別是通過本發明提出的LDPC碼的校驗矩陣構造方法,構造出任意碼率的性能優秀的LDPC碼,解決校驗矩陣的存儲問題,有效降低編碼器的實現復雜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LDPC碼校驗矩陣的構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構造一個產生碼率為R、碼長為N的LDPC碼的MB×NB維的過度基礎矩陣BT,其中MB=M/K,NB=N/K,M=N(1-R),K為過度基礎矩陣的擴張比,K∈Φ,Φ為M和N的公因子的集合;
用K×K維的矩陣替換過度基礎矩陣BT中的元素,將過度基礎矩陣BT擴張為M×N維的過度矩陣HT;
去除過度矩陣HT中至少一個K×K維的矩陣的至少一個元素“1”,以獲得檢驗矩陣H,所述校驗矩陣H具有優化的行重分布和/或列重分布,用于進行LDPC碼的編碼和/或譯碼。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LDPC碼校驗矩陣的構造裝置,包括過度基礎矩陣構造單元、過度矩陣擴張單元和檢驗矩陣生成單元,其中:
過度基礎矩陣構造單元,用于構造一個產生碼率為R、碼長為N的LDPC碼的MB×NB維的過度基礎矩陣BT,其中MB=M/K,NB=N/K,M=N(1-R),K為過度基礎矩陣的擴張比,K∈Φ,Φ為M和N的公因子的集合;
過度矩陣擴張單元,用于用K×K維的矩陣替換過度基礎矩陣BT中的元素,將過度基礎矩陣BB擴張為M×N維的過度矩陣HB;
檢驗矩陣生成單元,用于去除過度矩陣HB中至少一個K×K維的矩陣的至少一個元素“1”,以獲得檢驗矩陣H,所述校驗矩陣H具有優化的行重分布和/或列重分布,用于進行LDPC碼的編碼和/或譯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北京泰美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北京泰美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804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鱷魚鱗甲紋理石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壓接鉗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