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源污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7797.3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1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欣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1/04;C02F3/3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54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污水處理系統和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水處理已發展到小區化糞池初級處理排放水通過城市污水引流管網到污水處理廠的集中式污水處理體系,處理達標后向江河排放。但由于集中式污水處理體系設施建設投入巨大,不僅給相關企業造成沉重的建設投入壓力,其大規模的市政建設也形成了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且由于集中式污水處理體系設施建設所形成的巨大財政壓力和浩大的工程量使城市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始終跟不上城市建設發展。而這種集中式的污水處理體系由于污水的過量集中,在引流干網巨大的建設投入的同時,也使污水處理出水水質達標度的提高變得極其困難。現有的集中式處理體系包括以下缺陷:
1)污源處利用化糞池、沼氣池簡單的過濾處理形成長時間的水力停留增加了水體有機物的腐敗度和腐敗物溶解度;
2)化糞池、沼氣池過流水體造成大量的熱量損失及厭氧生物菌群密度降低,影響有機物生物轉化效率;
3)不能有效利用綠地資源進行生態循環式的水處理;
4)集中處理法的設施體系建設復雜,投入巨大,設施運行基本無回報,運行維護費用高,無法建立有效的效益經濟循環體系;
5)集中處理法的設施建設需要集中的、大量的一次性資金投入,除國家政策性的地市級以上財政投入外,鄉鎮街道地方政府及企業無建立完整處理系統建設的財政投入能力;
6)城市污水處理廠占地大,設備要求高,出水水質達標困難;
7)污水引流的城市管網系統與其它城市管網建設相互交錯、干涉,成為城市建設的技術難點;
8)城市污水處理廠遠離市區,遠距離的污水引流不僅增加了引流管網的建設投入,同時也增加了處理后淡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源污處理系統,可在污水產生的源污處設立局域單元式的低投入,高效率的污水生態循環處理系統,從而基本達到零排放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污水源污處理系統,包括
污水引流干路管;
源污水引流支管,用于將污水引入分流井;
分流井,包括由分流井壁圍繞成的分流井腔體,所述分流井壁上設置有污水干路引入管接口、污水干路排放管接口,分流井壁上部設置有源污水引入管口和溢水口,所述源污水引流支管通過源污水引入管口與分流井腔體連通;所述分流井包括至少兩級,上一級分流井的污水干路排放管接口與下一級分流井的污水干路引入管接口通過污水引流干路管連通;
水處理濕地,所述水處理濕地的入水口與分流井的溢水口連通,對溢水口溢出的水進行凈化處理;
消化池,設置于污水引流干路管末端,用以容納污水引流干路管排出的濃縮污水漿,對污水漿進行厭氧菌發酵,產生沼氣。
進一步,當分流井分布在坡地時,污水引流干路管管徑小于源污水引流支管管徑,當分流井分布在平地時,污水引流干路管管徑小于或等于源污水引流支管管徑。
進一步,當污水處理分流井多級分布在平地時,沿水流方向,各級分流井腔體依次加深。
進一步,所述污水引流干路管中還分布有蓄水式分流井,所述蓄水式分流井的分流井腔體一側還設置有過濾井腔和蓄水井腔,分流井腔體與蓄水井腔之間通過過濾井腔連通;分流井腔體與過濾井腔之間的井壁為空心磚砌成,過濾井腔與蓄水井腔之間的隔斷壁上部采用充氣混凝土磚砌成、底部采用小孔空心磚砌成,過濾井腔上部填充碳渣,下部填充過濾砂,蓄水井腔底部填充礫石。
進一步,所述水處理濕地包括潛流帶、植被種植層、阻水粘土層、截流導向潛流溝和蓄水池,所述潛流帶與分流井的溢水口相連,潛流帶中填充過濾材料,溝上覆蓋植被種植層,潛流帶下部是阻水粘土層;所述截流導向潛流溝設置于植被種植層的一端,截流導向潛流溝與濕地中的蓄水池連通。
進一步,所述水處理濕地設置有一級或多級,在末級水處理濕地末端設置蓄水池,末級水處理濕地的蓄水池與凈水系統連通。
進一步,所述消化池包括集污腔室、設備腔室、儀表腔室和消化腔室,所述集污腔室的位置低于末級分流井,集污腔室通過管道與末級分流井的污水干路排放管接口連通,所述設備腔室內設置有集污轉移泵,所述集污轉移泵的進管與集污腔室連通,出管與位于消化腔室上腔室的污物入口連通,所述消化腔室由一傾斜的隔板分割為上下腔室,所述隔板的最低端設置有兩個連通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欣,未經楊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77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載航電設備數字校準技術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風管式風力電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