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果料巧克力及其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7758.3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3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佘洪林;李玉蘭;李玉棠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龍泉龍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1/48 | 分類號: | A23G1/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果料 巧克力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巧克力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巧克力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食物,通常,巧克力的生產步驟包括:(1)焙炒。焙炒經發酵和干燥的可可豆,其主要作用是除掉部分水分;使豆殼變脆干裂,便于除掉外殼;可使暗棕色的可可豆變為紫紅色,使部分油脂從細胞中滲透出來,豆肉變得明亮;使可可豆的成分發生變化,淀粉糊化,變為可溶性微粒,酸類、醇類和酯類等芳香物質增多;使物料具有可塑性;(2)簸篩。經過焙炒的可可豆,皮殼雖已開裂,但肉與殼還沒有分離開,需稍經碾壓即可分離,在機械撞擊下,豆粒被碎裂為不規則的片粒。簸篩的作用就是將豆肉和皮殼分離開,以便于下一工序對豆肉的加工;(3)研磨。研磨也稱初磨,是將可可片粒磨成醬為了得到由微粒構成的可可液塊;(4)精磨將初磨制成的可可液塊或可可脂與輔料(糖粉、可可脂、奶粉、調味料、表面活性劑和香料等)混合,再經進一步磨細,稱為精磨;
(5)精煉。經過精磨的巧克力雖然質點很細,但還不夠細膩。香味還不夠醇厚,精煉可以進一步提高其質量;
(6)調溫。調溫的作用在于控制可可脂在不同溫度下相態的轉換,從而達到調質的作用,使液態的巧克力醬變成固態的巧克力糖果;
(7)澆模成型、震蕩、冷卻、脫模;
(8)成型。
以上生產步驟適合一般所謂的純巧克力及深色巧克力的加工,對于加入了果料的白色巧克力則不適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果料巧克力及其加工方法,解決了上述問題,在巧克力的配料及加工過程中的調溫步驟進行了創新,制造出了又營養,口感好的果料巧克力。
一種果料巧克力,由以下成分組成(重量百分比)
可可脂???4--5%?,?????????糖粉40--44%,
奶粉??????13--15%?,??????白色果料??10--12%,
麥芽糊精粉??3--4%,????代可可脂20--22%,
?????可可香精1—1.5%?,香蘭素1—1.5%,
???乳化劑?余量。
所述的白色果料為各種水果及干果的果肉,果料直徑大小不超過2mm。
其加工步驟包括;
(1)原料精磨?先將糖粉、可可脂、代可可脂、奶粉、香蘭素、麥芽糊精粉按配比稱量混合,然后攪拌均勻,放入機械內磨細;
(2)精煉、調溫?待混合粉磨制顆粒細度達到25~35μm以下時,加入乳化劑、可可香精,攪勻,然后加白色果料攪勻,調節漿料溫度:第一階段40~29℃,第二階段29~27℃,第三階段27~30℃;
(3)注模、振動將經過調溫的漿料注入模具中,振動,使漿料中的空氣逸出,填充緊密;
(4)冷卻、脫模??冷卻模具中的漿料,待漿料凝固成型,既可出模具,
(5)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有營養,口感細膩潤滑,加工方法簡單,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果料巧克力,由以下成分組成(重量百分比)
?可可脂?5%?,??????糖粉41%,
奶粉?13%?,??????杏仁粒?11%,
麥芽糊精粉?4%?,??代可可脂?22%,
?香蘭素?1%?,?????可可香精?1%?,
乳化劑??2%,
?其中杏仁粒?的直徑不超過2mm??
其加工步驟包括(以生產100kg巧克力計)
(1)原料精磨?先將41kg糖粉、5kg可可脂、22kg代可可脂、13kg奶粉、1kg香蘭素、4kg麥芽糊精粉稱量混合,然后攪拌均勻,放入機械內磨細,混合粉磨制顆粒細度達到18~23μm,采用五輥精磨機,
在精磨過程中,要注意控制下列操作程序:調節摩擦間隙、調節物料黏度、控制精磨溫度、控制精磨程度。對精磨后巧克力質點大小有一定的界限要求:過大或大粒的比例過多,口感粗糙;但質點過小或小粒的比例過多,便容易黏附在人的舌腭上,不容易被唾液帶離口腔,使人感到糊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龍泉龍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龍泉龍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77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