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拼低駝峰式雙向出水流道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7713.6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91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陸林廣;徐磊;王剛;梁金棟;董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0 | 分類號: | F04D29/40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駝峰 雙向 水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揚程泵裝置,尤其涉及立式雙向泵裝置的出水流道,屬于水力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低揚程立式雙向泵裝置是一種可以雙向運行的泵裝置型式,具有結構緊湊、配套水工建筑物少、土建投資省等優點,在沿江地區農業排灌、水資源調配、城鎮防洪、水環境改善等方面應用廣泛。
為便于水泵的安裝檢修,低揚程立式雙向泵裝置大多采用了抽芯式水泵結構和開敞式出水流道。但是,這種抽芯式水泵導葉體出口與開敞式出水流道之間沒有銜接段,導致水流的動能來不及回收就進入空間較大的出水流道,動能損失較大。另外這種開敞式出水流道在出口水位較低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自由出流狀態,導致水面波動大,產生較大的水力損失。雙向泵站一般揚程較低,這些水力損失顯著降低了泵裝置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拼低駝峰式出水流道,可在以下兩方面改善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克服低揚程立式雙向泵裝置效率較低的缺陷:(1)使水泵導葉體與出水流道平順銜接,達到水流有序轉向和平緩擴散;(2)使出水流道出口淹沒在最低水位以下,減少了出水流道的出口水力損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對拼低駝峰式雙向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出水流道由三通管和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連接構成,三通管的主管垂直向下,兩個支管斜向上,三通管的主管口與導葉出口相連接,三通管的兩個支管口分別與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的進口連接,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的出口斷面的頂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
所述雙向出水流道的三通管由鋼板制作成型,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由混凝土澆筑成型。
本發明結構合理簡單,構思新穎巧妙,使用效果好。三通管和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構成的雙向出水流道,流道的形狀為先向上彎曲再向下平緩彎曲,出口斷面的頂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充分利用低駝峰式出水流道水力損失顯著小于開敞式出水流道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泵裝置效率。由鋼板制作成型的金屬三通管為可吊裝部件,保留了原立式泵機組抽芯式的安裝方式,使水泵檢修時仍能采用抽芯的方法,將三通管拆卸吊離,以便水泵的檢修。本發明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面結構圖;
圖2是采用本發明的雙向立式泵裝置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開敞式出水流道的雙向立式泵裝置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三通管,2向下平緩彎曲流道,3泵軸,4導葉。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對拼低駝峰式雙向出水流道,雙向出水流道由三通管1和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2構成,三通管的主管垂直向下,兩個支管斜向上,三通管的主管口與導葉3出口相連接,三通管的兩個支管口斜向上分別與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的進口連接。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的出口斷面的頂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三通管1和向下平緩彎曲流道構成的出水流道的形狀為先向上彎曲再向下平緩彎曲。
施工時,兩個向下平緩彎曲流道和泵房一起由混凝土澆筑成為整體,三通管采用鋼板制作成型,在水泵過流部件及泵軸安裝完畢后,將三通管吊入預留孔后形成完整的對拼低駝峰式雙向出水流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77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