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軋濕平整生產中水霧平整抽吸除塵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7614.8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7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丁文紅;臧中海;鄒振華;杜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9/00 | 分類號: | B21B9/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軋 平整 生產 水霧 抽吸 除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冷軋平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采用抽吸除塵方法來處理平整生產中產生的霧 氣和粉塵的系統,應用于各類冷軋平整機組。
背景技術
傳統平整生產包括干平整、濕平整兩種工藝方法。干平整工藝在平整過程中會產生大量 粉塵,濕平整生產過程中,由于濕平整的噴射,會產生大量霧氣,這些粉塵和霧氣如果不能 及時排出會給帶鋼表面造成污染和影響軋輥表面粗糙度。傳統上采用在封閉罩上方入口和出 口側各布置一個抽吸風口抽吸在機架里面的粉塵,其中干平整還在防纏導板下端布置第一抽 風口15抽吸工作輥表面粉塵。
圖1所示,在傳統干平整生產過程中,由布置在防纏導板下端的第一抽風口15抽吸軋后 工作輥輥縫和帶鋼表面粉塵,封閉罩上方入口和出口側分別布置的第三抽風口17、第四抽風 口18抽吸在機架內的粉塵。
圖2所示,在傳統濕平整生產過程中,入口側噴射平整液,沖洗工作輥和帶鋼表面粉塵, 封閉罩上方入口和出口側分別布置的抽風口(第三抽風口17、第四抽風口18)抽吸在機架內 的粉塵和霧氣。傳統平整抽吸除塵工藝在雖然能抽吸排出部分粉塵和霧氣,但是由于在封閉 罩上方布置的抽吸風口過高,不能達到很好效果,生產過程中仍然有許多霧氣和粉塵抽不干 凈,給帶鋼表面帶來缺陷,影響產品質量。并且由于布置在封閉罩上的風口過高,對抽吸風 機的功率要求較高,消耗了大量電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冷軋濕平整生產中水霧平整抽吸除塵系統,該系統可以提高抽 吸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冷軋濕平整生產中水霧平整抽吸除塵系統, 它包括防纏導板,防纏導板位于濕平整機的出口側,2個活動液壓缸的活塞桿分別防纏導板 鉸接,活動液壓缸的缸體由液壓缸座與機架相連;其特征在于:防纏導板內為空心通道,防 纏導板的下端口為第一抽風口,第一抽風口位于帶鋼通過線的上方,防纏導板的上端口與出 口側抽風管的一端相連通,出口側抽風管的另一端與總抽風管相連通,總抽風管與抽風風機 相連;濕平整機的入口側設有入口側抽風管,入口側抽風管由固定橫梁與機架固定連接,入 口側抽風管的下端口為第二抽風口,第二抽風口位于工作輥面和帶鋼表面處,第二抽風口離 工作輥面100~200mm,第二抽風口離帶鋼表面50~200mm,入口側抽風管的上端口與總抽風 管相連通。
第一抽風口距帶鋼通過線50-200mm。
將濕平整機的封閉罩上方入口側的第三抽風口17和出口側的第四抽風口18移去,出口 側采用防纏導板下端的第一抽風口抽吸軋后帶鋼表面和輥縫處粉塵,在入口側重新設計抽吸 裝置(入口側抽風管),將抽吸裝置的第二抽風口16伸至工作輥面和帶鋼表面處,離工作輥 面100~200mm(離工作輥面最近的距離為100~200mm),離帶鋼表面50~200mm,用于抽吸 水霧噴射包圍粉塵后的霧氣和帶鋼來料的表面粉塵,解決入口側粉塵的污染,保證帶鋼表面 清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改變抽吸風口和重新設計抽吸位置(將抽吸風口移至軋輥和帶 鋼表面附近,在直接產生粉塵的軋輥表面處抽吸霧氣和粉塵),不僅保證除去出口側軋后產生 的帶鋼表面和軋輥粉塵,還解決了入口側原料帶鋼表面粉塵的抽吸,以及水霧噴射后霧氣包 圍粉塵顆粒的排出,充分保證了平整過程中帶鋼和軋輥表面清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抽吸效 果,保證平整生產過程中的帶鋼表面清潔,而且還降低了抽吸風機功率,節省電耗。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干平整抽風除塵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傳統濕平整抽風除塵系統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水霧平整抽吸除塵系統的示意圖。
圖4為發明水霧平整抽吸除塵系統的俯視圖。
圖中:1-平整機本體;2-支撐輥;3-工作輥;4-帶鋼;5-防纏導板;6-濕平整噴射梁; 7-活動液壓缸;8-出口側抽風管;9-水霧平整噴射梁;10-入口側抽風管;11-固定橫梁;12- 機架;13-防皺輥;14-防顫輥;15-第一抽風口;16-第二抽風口;17-第三抽風口;18-第四 抽風口。圖中的箭頭表示軋制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76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掛車牽引鉤
- 下一篇:鋪蓋板吊裝孔的防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