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廣藿香廢渣提取物在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7339.X | 申請日: | 201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7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清;李海龍;蘇文琴;譚銀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俊清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 | 分類號: | A61K36/53;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1159 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廣藿香 廢渣 提取物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廣藿香廢渣中提取分離一種含黃酮類成分的提取物及其在制備抗炎藥物方面的應用,屬藥學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廣藿香為唇形科植物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原產東南亞,在中國主產于廣東、海南、廣西,廣藿香是著名的南藥之一,為著名成藥“藿香正氣水(丸)”的重要組成藥物。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廣藿香的水提取物及經水蒸氣蒸餾提取的廣藿香油,廣藿香油既是重要的藥品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妝品原料。在藥品生產和廣藿香油的提取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廣藿香廢渣,這些廢渣大多按垃圾處理。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廣藿香廢渣提取物,其含有黃酮類物質,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可用于制備抗炎藥物方面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述的廣藿香廢渣提取物,經過試驗篩選出最佳提取方法,經薄層色譜顯示其黃酮類成分含量較高。在獲得該提取物后,經海南醫學院海南省熱帶藥用植物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對其進行了急性毒性試驗與抗炎藥效學試驗。
一、廣藿香廢渣提取物的制備:
取一定質量的廣藿香廢渣,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并濃縮成浸膏狀,得到廣藿香廢渣提取物。用相同方法提取廣藿香藥材。薄層色譜法檢測兩者黃酮類成分(以聚酰胺薄層板為固定相,乙醇∶水∶乙酸(1∶1∶5d)展開,1%AlCl3顯色,365nm紫外燈下觀察)。結果顯示廣藿香廢渣提取物含有黃酮類成分,且與廣藿香藥材提取物薄層色譜相比斑點相似。
本發明廣藿香廢渣提取物的制備方法最好是:取一定質量的廣藿香廢渣,加入5~20倍量50%~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1~3h,提取1~3次,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至提取液無醇味,水浴濃縮至稠膏狀,得到廣藿香廢渣提取物。
制備廣藿香廢渣提取物方法中乙醇濃度最好是95%;乙醇用量優選12倍量;提取時間最好為3小時;提取次數最好為2次。
二、急性毒性試驗
1.試驗材料:
SPF級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重18~22g;小鼠灌胃器;吐溫-80
2.試驗方法與結果:
取廣藿香廢渣提取物,以吐溫-80為助溶劑,加水配成最大濃度混懸液(0.48g·ml-1)。
預試驗:取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3組,每組4只,禁食不禁水12h后,在一天內分別按9.60?g·kg-1、14.40?g·kg-1、19.20?g·kg-1灌胃給予廣藿香廢渣提取物(每次灌胃體積0.2ml/10g,1天內最多給藥2次),給藥后觀察小鼠生存狀態,連續觀察7天。結果見表1。
預試驗結果無法找出其致死劑量,正式試驗欲觀察最大給藥量對小鼠的影響。
正式試驗:取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2組,每組20只,禁食不禁水12h后,給藥組灌胃給予廣藿香廢渣提取物19.20?g·kg-1,對照組灌胃給予1%吐溫-80水溶液。連續觀察14天,小鼠自主活動無明顯變化。結果見下表2.
表1?急性毒性預試驗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俊清,未經張俊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733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