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口徑鋼筋砼管模具拆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5361.0 | 申請日: | 201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4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生;周松;趙國強;田培云;桂植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B28B21/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2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口徑 鋼筋 模具 拆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管接頭模具,具體涉及一種大口徑鋼筋砼管模具拆卸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管材用于頂進法施工較為廣泛,一般應用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如難以開槽作業、對施工環境要求較高、不能引起地面沉降的地域,如:鐵路、公路等建(構)筑物下方的地下施工。目前頂進法施工用鋼筋砼管的主要構造為:混凝土管壁內嵌裝鋼筋籠架,該鋼筋籠架是由同軸的兩個圓柱形鋼筋骨架通過架立鋼筋拼裝而成的,混凝土管壁一端固裝鋼套環作為承口,其另一端混凝土管壁外側開槽作為插口,而兩節混凝土管連接處則采用柔性材料止水帶密封。此種混凝土管主要應用于排水領域,一般用頂進法施工,其缺陷主要是承、插口連接處閉水可靠性較差。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承插式鋼筋砼管口徑的增大,但止水帶理想壓縮比規定不變,也即要求承、插口的絕對誤差不變,這就變相的降低了制管時允許的相對誤差。譬如過去一般認為鋼筋砼管最大直徑為3M,常見的鋼筋砼管直徑在2M左右,而現在鋼筋砼管的直徑可達到4-5M,假設在采用相同止水帶的情況下,允許的絕對誤差在2mm內,顯然直徑4M的鋼筋砼管制造精度、難度要遠遠高于直徑2M的情況。
故此,為保證鋼筋砼管的制造精度,本申請人在2010年提出了適用此類超大口徑承插式鋼筋砼管的模具,此種鋼筋砼管模具結構和一般模具結構不同,為區分鋼筋砼管承、插口與管身精度要求,將外模按縱向分別制成上模、中模、下模、內模及底模,其中上模由定位模和成型模組成,通過設置定位模以約束通常意義上的澆筑用模具(即本文中成型模)的形狀,使得成型模在反復使用后發生形變的情況下,通過定位模強制約束其構成圓柱型;底模上端面同軸固定一用于插裝承口端鋼套環的定位支座,通過定位支座來約束鋼套環底部之圓度。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滿足了大口徑承插式鋼筋砼管的精度要求。
但是由于模具及澆注的鋼筋砼管尺寸過大,拆卸極為不便,尤其是中模和鋼筋砼管間由于接觸面積較大,分離非常困難。以往模具拆卸方法一般采用撬杠以一個半模為支點,將另一個半模與鋼筋砼管分離,之后用大錘反復敲打作為支點的半模,使之分離。采用此種拆卸方法后,模具經過反復拆裝極易變形造成精度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大口徑鋼筋砼管模具拆卸方法,該方法通過在下模上設置安裝頂升機構的安裝座,采用頂升機構將中模的兩個半模分別與鋼筋砼管分離,避免了撬、敲打對模具的損傷。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大口徑鋼筋砼管模具拆卸方法,涉及一種由上模、中模、下模、內模及底模構成的鋼筋砼管模具,所述底模上端面同軸固定一用于插裝承口端鋼套環的定位支座,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a)??待所述鋼筋砼管澆注完成后,將內模吊出模具外;
(b)??拆除中模和下模間連接結構,之后采用頂升機構頂升所述中模,并于所述定位支座上端面均布若干墊塊I,將鋼筋砼管擱置于所述墊塊I上;
(c)??于所述下模上端面均布若干高度小于墊塊I的墊塊II;
(d)??拆除上模;
(e)??拆除構成所述中模的兩個半模間的連接結構;
(f)??采用頂升機構頂升任一所述半模,待此半模與鋼筋砼管分離后,將其擱置于墊塊II上,之后對剩余半模重復此步驟;
(g)??拆除下模和底模間連接結構,之后依次將所述兩個半模、鋼筋砼管及下模分別吊走。
所述下模上端水平向外延伸有用于和中模同軸固定的法蘭盤,所述法蘭盤外緣均勻分布有若干緊閉螺栓,所述下模的下端水平向外延伸有環狀突緣,所述法蘭盤和所述凸緣間垂直焊接有若干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下模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凸緣上設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頂升機構的安裝座,所述法蘭盤垂直對應所述安裝座處開設有開孔,用于所述頂升機構上端與所述中模接觸。
所述頂升機構為千斤頂。
步驟(a)吊出內模的具體步驟是:移除內模上的門板,之后旋轉絲杠將內模收縮,之后采用吊車將內模吊出模具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53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