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QI信息的傳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5226.6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1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倪浩;高秋彬;彭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qi 信息 傳輸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CQI的傳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協助基站進行終端調度和鏈路自適應,在LTE(長期演進)系統內的CoMP(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reception,多點協作傳輸)中,終端需要上報基站到該終端的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質量指示)信息,即終端需要針對協作傳輸點(包括主傳輸點和非主傳輸點)反饋相應的CQI信息,用于基站的調度和鏈路自適應等過程;其中,每個CQI對應一定的時間和頻率資源。
所謂的CoMP,即是地理位置上分離的多個傳輸點之間的協作傳輸。通常的,多個傳輸點是指不同小區的基站,或,一個小區的基站與其控制的多個RRH(射頻拉遠單元)。CoMP流程可分為下行的協作傳輸和上行的聯合接收。下行的協作傳輸主要又分為兩種傳輸方案:CS/CB(coordinated?scheduling/coordinated?beamforming,協作調度/預編碼)和JP(joint?processing,聯合處理)。
協作調度/預編碼技術是指各傳輸點之間通過協調終端的時間、頻率和空間資源分配,減小或避免傳輸點之間的相互干擾,從而提高終端,尤其是小區邊沿終端的性能;具體如圖1所示,三個小區通過協調終端間的時頻資源進行終端調度,把三個容易互相干擾的終端調度到相互正交的時頻資源上,從而避免了小區間的干擾,圖1中不同的箭頭代表不同的時頻資源。
而聯合處理方案又可以分為JT(joint?transmission,聯合傳輸)和DPS(dynamic?point?selection,動態傳輸點選擇)。聯合傳輸是指多個傳輸點同時向終端發送數據,從而增強了終端的接收信號,提高終端性能;具體如圖2所示,三個小區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同時對一個終端傳輸信號,終端接收到三個小區的信號后將其相互疊加,從而增強了終端的接收信號,又避免了小區間的干擾。動態傳輸點選擇是指動態切換終端傳輸點,總是從協作傳輸點中選擇對終端最優的點傳輸信號。
為了實現終端調度、預編碼和鏈路自適應等操作,在LTE中,終端需要根據基站發射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并反饋基站到終端的CSI(信道狀態信息),其中,所謂的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是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s小區專用參考信號),也可以是CSI-RS(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s,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等等,而在終端反饋的CSI信息中包含了CQI信息、與CQI信息一起反饋的可能是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預編碼矩陣索引)信息和RI(rank?indication,數據流數指示信息)信息,進一步的,還可以包含相對相位信息。
目前,在LTE系統中,終端在形成上報的CQI信息時,需要測量其接收到的信號功率P0,以及干擾功率和噪聲功率,實際上終端測量得到的可能是干擾和噪聲功率之和,為便于表述,把干擾和噪聲功率之和表示為I。而現有技術下,終端通常采用公式一計算反饋的CQI:
其中,CQIn表示頻段n上的反饋CQI,P0,n表示終端測量的頻段n上的信號功率,In表示頻段n上的干擾和噪聲功率,Q(·)為預設的量化函數。
為了支持CoMP方案,在LTE-A(升級的長期演進)系統中,對終端的CSI信息的反饋進行了增強,即終端需要根據測量集合內各個宏小區或/和傳輸點到終端的下行參考信號,測量各宏小區或/和傳輸點到終端的CSI信息,然后終端再對這些測得的CSI信息進行標量或矢量量化后,反饋給各個宏小區的基站或/和各傳輸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52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