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土區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3952.4 | 申請日: | 2011-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5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清科;趙磊磊;張巖;秦偉;吳宗凱;聶立水;劉中奇;薛智德;趙薈;張宏芝;鄺高明;王晶;謝靜;常存;李揚;關立新;鄭學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0 | 分類號: | A01G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土 陡坡 地形 造林 方法 | ||
1.一種黃土區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首先,劃分黃土坡面的造林立地條件類型,并根據造林立地條件類型及其植被恢復與重建困難程度確定對應的主要植被類型;
然后,在相同立地條件的坡面內,調查局部微地形的數量和特征,并根據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條件確定所述微地形內相應的木本植物;
最后,根據立地類型和微地形共同決定的喬木或灌木樹種的比例和位置以及植物群落結構配置類型進行林木栽植;
所述黃土坡面的微地形是指黃土坡面上的以下一種或多種局部地形:淺溝、切溝、塌陷、緩臺、陡坎;
所述淺溝和切溝指所述黃土坡面上的黃土侵蝕溝發育過程的兩種初級狀態,是由于降雨形成的地面徑流在匯集過程中的集中股流沖刷下切而形成的;
所述塌陷指所述黃土坡面上的陷穴或集中股流溯源侵蝕形成的凹陷狀地形;
所述緩臺指所述黃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顯小于整個坡面平均坡度的平緩地段;
所述陡坎指所述黃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顯大于整個坡面平均坡度的陡峭地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土區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的橫徑大于1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黃土區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包括喬木和/或灌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黃土區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土坡面包括陰坡、陽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395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