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循環流化床鍋爐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3823.5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8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建濤;潘宇峰;陳弘;田忠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太湖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10 | 分類號: | F23C10/10;F23C10/18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吉云 |
| 地址: | 21418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鍋爐的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循環流化床鍋爐。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和燃煤價格不斷上漲,以及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在用的低壓低溫小容量鍋爐因不能適應環保要求、熱效率低等原因,面臨停運淘汰的狀況。循環流化床鍋爐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如燃燒效率高、燃料適應性廣、可以進行爐內脫硫、可以有效控制NOx的排放等。
但是現有燃料的經過爐膛燃燒后,其飛灰含量高,且含有未被充分燃燒的物料顆粒,現有結構無法有效處理,使得鍋爐后部積灰嚴重,很短時間內就需要清灰,影響了鍋爐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循環流化床鍋爐,其能使得鍋爐后部積灰少,確保鍋爐的正常使用。
循環流化床鍋爐,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鍋筒、爐膛、蒸發受熱面、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尾部煙道,所述爐膛的上方安裝有所述鍋筒,所述爐膛的煙氣流向方向依次安裝有所述過熱器、蒸發受熱面、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尾部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的煙氣上升后依次流入水平煙道、轉彎煙道后通向尾部豎井煙道,所述水平煙道的下方設置有旋風分離器,所述旋風分離器吸入口朝向所述水平煙道,所述旋風分離器的下方排出口連接返料通道,所述返料通道通向所述爐膛的底部,所述蒸發受熱面具體為截面為W形結構的蒸發受熱面,所述過熱器、W形結構的蒸發受熱面、省煤器、空氣預熱器順次連接并順次布置于所述尾部豎井煙道內。
采用本發明的結構后,物料在爐膛內燃燒后形成煙氣,煙氣流入到水平煙道后,煙氣內的飛灰、未被充分燃燒的物料顆粒被旋風分離器吸入,并通過返料通道流向爐膛底部,飛灰被排出出渣口、未被充分燃燒的物料顆粒被充分燃燒,其能使得鍋爐后部積灰少,確保鍋爐的正常使用;此外,W形結構的蒸發受熱面,使得煙氣可以充分接觸,使得能源利用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其包括鍋筒1、爐膛2、蒸發受熱面10、過熱器8、省煤器11、空氣預熱器12、尾部煙道14,所述爐膛2的上方安裝有所述鍋筒1,所述爐膛2的煙氣流向方向依次安裝有所述過熱器8、蒸發受熱面10、省煤器11、空氣預熱器12、尾部煙道14,爐膛2的煙氣上升后依次流入水平煙道15、轉彎煙道7后通向尾部豎井煙道17,所述水平煙道15的下方設置有旋風分離器9,所述旋風分離器9吸入口朝向所述水平煙道15,所述旋風分離器9的下方排出口連接返料通道3,所述返料通道3通向所述爐膛2的底部,所述蒸發受熱面10具體為截面為W形結構的蒸發受熱面,所述過熱器8、蒸發受熱面10、省煤器11、空氣預熱器12順次連接并順次布置于尾部豎井煙道17內。進料口4通向爐膛2的底部,爐膛2的底部下方設置有水冷風室6、出渣口16,爐膛2的底部側壁設置有二次風管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太湖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太湖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38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床行程自動控制碰銷解鎖機構
- 下一篇:液壓緩沖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