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3640.3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5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馮增朝;王毅;孟巧榮;趙東;呂兆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23/06 | 分類號: | F04B23/06;F04B9/14;F04B4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手 動雙液注漿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應用屬于礦用注漿的范疇,是一種針對預先不能夠混溶的兩種流體的雙液注漿泵,特別是針對井下的使用。
背景技術
雙組分或多組分注漿材料是煤礦用于圍巖加固、裂隙巖體注漿堵水、瓦斯抽放孔的封孔管固孔等許多場合使用的極為廣泛的一類注漿材料。該類材料的顯著性特點是注漿時須將注漿材料的各種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均勻,混合漿液在較短時間內發生化學反應并開始凝固。在現有技術中,注漿泵可以達到雙液甚至更多流體相互混合的注漿范疇,是基于雙或多壓力裝置的同時安裝及使用,但針對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充分混合均勻而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的兩種流體來說,顯然不是非常適用,因此采用傳統的注漿泵,達不到預期的使用效果。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843741U公開了“一種手動注漿泵”,只是設計了多個帶有缸體單向閥和活塞單向閥的活塞體,可以實現吸入物料和排出物料。但對于粘度較大的注漿材料,其單向閥不能完全關閉,導致不能正常吸入和排出物料。其次,該裝置不能保證多組分材料的均勻混合,因此嚴重影響注漿效果。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568247U公開了“一種礦用手動注漿泵”,其原理是在排出管末端安裝一個槍頭,可以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但該裝置也存在不能充分混合均勻的不足。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193607Y公開了“一種手動注漿泵”,其原理是在注漿前采用一個預先的攪拌器來使得需要混合作用的兩種甚至多種漿液來預先混溶,當長時間使用該裝置時,需要不斷清理攪拌器,使用極為不便。
本發明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在已有雙液注漿泵的基礎上,增加了可以使原料充分混溶的混合容器,可以使得兩種漿液在注入指定區域之前達到充分的均勻混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雙液注漿技術不能使得流體充分混合均勻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包括若干壓力裝置(3)、泵架(4)、每個壓力裝置(3)分別設置一進料單向閥(6)、一出料單向閥(7)、一吸料管(8)、一輸料管(9),還包括一混合容器(10)和注漿管(11);所述壓力裝置(3)安裝在底座(5)上,底座(5)上安裝所述進料單向閥(6)和出料單向閥(7);所述輸料管(9)連接壓力裝置(3)的出料單向閥(7)以及所述混合容器(10)的進料口;所述混合容器(10)的出料口連接所述注漿管(11)。
所述的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所述混合容器(10包括外管(102)與多個孔篩板(101);所述孔篩板(101)固定在所述外管(102)上,各個孔篩板(101)之間保持50-200mm的距離。
所述的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所述外管為內徑50-100mm、外徑60-120mm的管材。
該發明由注漿活塞泵和漿液混合容器組成,可以使得預先不能夠充分混溶的兩種流體均勻混合后注入巖層中,從而達到封孔或密封的最佳效果。該礦用雙液手動注漿泵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間歇注漿而不用進行清理,而注入孔內的混合漿液由于混合均勻,注漿量易于控制,凝固后強度高,封孔質量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的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的俯視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搖桿及連桿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礦用手動雙液注漿泵的混合容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礦用雙液手動注漿泵,由搖桿(1),連桿(2),兩個內徑為50mm壓力裝置(3),壓力裝置的底座(5),進料單向閥(6),出料單向閥(7),泵架(4),直徑20-30mm的吸料管(8),直徑20-30mm的輸料管(9),內徑50-100mm的混合容器(10),注漿管(11)等部件組成。混合容器(10)內部有2-3個孔篩板(101)固定在混合容器外管上(102)上,孔篩板上分布有盡量多的口徑是5-20mm的通孔。相鄰孔篩板之間留有50-200mm的容腔。外管由內徑50-100mm、外徑60-120mm的管材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36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