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麗假交替單胞菌新菌株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3362.1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4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華;史曉翀;于敏;湯開浩;金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5/31;C07K14/195;A23K1/16;C12R1/01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張中南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麗假 交替 單胞菌新 菌株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有益微生物篩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麗假交替單胞菌新菌株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業作為當代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在帶來豐富水產食品的同時也創造了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報告顯示,2006年世界水產養殖業總產量達到5163萬噸,占2006年世界漁業總產量的36%。自1970年以來,世界水產養殖業規模以平均每年9.2%的速度增長,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捕撈業和陸地養殖業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只有1.4%和2.8%。
然而在迅速發展、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水產養殖業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例如伴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集約化生產、養殖動物產品的商業化以及行業內部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水產養殖病害相繼發生,給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由于水產養殖動物始終處于養殖環境中,對養殖水體的組成及環境相當敏感,當養殖水體中的病原菌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水產養殖動物疾病的產生以及養殖環境的失衡。此外,由于養殖密度過高或者投餌不力而造成“宿主動物-致病菌-環境”的平衡被打破,最終引發水產養殖動物一系列疾病的暴發。針對這一情況,各國養殖者普遍采用了施加抗生素的方法。抗生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殺死病原菌,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的生存率,但是卻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應,因而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質疑,Schwarz等針對抗生素在動物中的過量使用和存在的潛在危險做出了具體的論述。抗生素這種化學治療方法的濫用會增加病原細菌的耐藥性,產生大量耐藥性菌株。20世紀90年代,許多亞洲國家水產品數量急劇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素的濫用,其中也包括我們國家。中國作為世界上水產養殖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控制水產養殖病害方面,卻走過不少彎路。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及其它多種因素,對蝦病害日益嚴重,導致1993年暴發性蝦病的大流行,致使我國的對蝦產量減少了70%,對蝦養殖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如今,抗生素對發光弧菌病(luminescent?vibriosis)已沒有任何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濫用會破壞和干擾養殖環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區系,導致微生態平衡失調。
同時,水產養殖中抗生素的濫用也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養殖環境中已產生抗生素抗性的病原菌質粒很有可能轉移到一些人類病原菌中,增加人類疾病治療的困難程度;人們不斷食用抗生素殘留的水產品,體內抗生素的大量積累也會成為危害健康的一大殺手。因此,許多國家都對抗生素的使用實行了比較嚴格的控制。
人們在質疑或否定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更為安全有效的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方法。有益菌(probiotics)由于其對病原菌良好的抑制能力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益菌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應用于水產養殖體系中,使水環境條件得到修復,病原菌得到控制,養殖動物抗病力得到增強,已逐漸成為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的一種生物控制模式。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有益菌對水產養殖環境進行生物調節(microbial?intervention),其抑菌范圍寬,針對多種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當前,許多國家已意識到水產養殖中應用有益微生物和免疫制劑的經濟價值及其潛在的社會效益,日益重視有益微生物的研究與開發,加大了這方面的科技投入。我國863科技攻關項目中就有針對這一方面的內容。因此,有益菌的開發以及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許多有益菌都能對水產養殖中的病原微生物產生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從而達到“以菌治菌”的效果。最初用于水產養殖中的有益菌制劑來自為陸地動物設計的商品制劑,其中以陸生芽孢桿菌(Bacillus)和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等的使用最為廣泛。這些制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并促進動物生長。但考慮到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生長發育過程和腸道細菌區系組成存在差異,來自非養殖水體的有益菌制劑可能會對養殖動物造成傷害,或者不能盡快成為優勢菌而失去微生態調節的功效。因此,從養殖水體環境以及養殖動物體表或體內分離土著菌來作為潛在有益菌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麗假交替單胞菌新菌株及其應用,即一種能抑制水產病害微生物的有益菌,從而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33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