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鋅-鋁-鈦中間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3039.4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7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卿;楊中喜;耿浩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18/00 | 分類號: | C22C18/00;C22C18/04;C22C1/03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間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鋅-鋁-鈦中間合金,其特征是其組成成分及含量為:鋁2.94-40wt.%,鈦4-16wt.%,其余為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合金,其特征是:鈦與鋁的重量比小于1.37: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合金,其特征是其組成成分及含量為:鋁5-30wt.%,鈦5-10wt.%,其余為鋅。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合金,其特征是:鈦元素主要以TiAl3-xZnx化合物粒子形式均勻鑲嵌于中間合金的基體中,所述基體為鋅基體或鋅-鋁基體;所述TiAl3-xZnx具有與Zn3Ti相同的立方晶體結構,其中TiAl3-xZnx粒徑為0.1-6μm,0.4<x<1.7。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鋁-鈦中間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
(1)按配比取鋅-鋁合金和氟鈦酸鹽作為原料;
(2)將鋅-鋁合金在600-780℃熔化,然后分批加入氟鈦酸鹽,完全加入后繼續在此溫度保溫反應,使氟鈦酸鹽與鋅-鋁合金反應完全;
(3)鋅-鋁合金與氟鈦酸鹽反應后形成的熔體分成上下兩層,去掉上層油狀物,將下層合金熔體充分攪拌后澆注入模具中,合金熔體凝固后即得鋅-鋁-鈦中間合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氟鈦酸鹽為K2TiF6粉末或Na2TiF6粉末。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氟鈦酸鹽分批加入鋅-鋁合金熔體中,每批是鋅-鋁合金重量的5-30%,完全加入后保溫反應2-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303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擠壓研磨漿料壓力發生裝置
- 下一篇:一種磨粉機改進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