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2787.0 | 申請日: | 2011-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5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梁伯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國;陳忠輝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澆口 浮套頂出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屬于模具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產品生產中,為實現自動化生產或由于產品外觀要求,往往會使用潛澆口進膠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注塑填充。而潛澆口由于大部分水口完全處在模仁中,經常會造成頂出不平衡的狀態,致使水口無法順利頂出。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更加平衡的頂出水口的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使其順利脫模。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特點是: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里安裝有T形浮套,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于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于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中設有直孔,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頂針。
進一步地,上述的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其中,所述T形浮套中設有圓柱形直孔,圓柱形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圓柱形頂針。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主要體現在:
本發明設計新穎,頂針頂出時,將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頂,受到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浮套被帶動向外頂,既而對處在浮套范圍內的流道產生頂出力,這樣大面積的頂出將大大提高頂出的平衡性,從而使潛澆口段水口能夠更加順利的脫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里安裝有T形浮套2,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于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于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2中設有圓柱形直孔,圓柱形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圓柱形頂針3。在注塑完成后,形成塑膠產品1,頂針3頂出時,將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頂,受到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浮套2被帶動向外頂,既而對處在浮套范圍內的流道產生頂出力,這樣大面積的頂出將大大提高頂出的平衡性。
產品進膠采用潛澆口的方式,流道下的頂針3置于一個可上下活動的浮套3中,浮套3具有可活動的距離。頂針3頂出時,浮套2受到冷料井中的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隨其一起頂出,使頂流道的作用面積加大,從而提高頂出的平衡性。頂出一段距離后,原本處在模仁中的潛澆口段被完全頂出,此時浮套2停止頂出,頂針3繼續頂出,水口脫離浮套,最終完成頂出過程。
本發明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能更加平衡的頂出水口,使潛澆口段水口能夠更加順利的脫模。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27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婦產科用新生兒臍帶套管針
- 下一篇:一種數控轉塔沖床的轉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