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方法及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2697.1 | 申請日: | 2011-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1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8 | 分類號: | H04B7/08;H04B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輝 |
| 地址: | 51066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通信 信號 接收 處理 方法 及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方法,以及一種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終端與基站建立通信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步,即先完成初始接入再進行數據通信。當前的小區覆蓋應用模式日趨多樣化,其中包括室內的分布式天線系統覆蓋,室外的宏基站覆蓋,室外小區擴展的覆蓋等。針對上述的各種覆蓋模式,接收機都按照傳統的處理方式,直接對接收的所有信號進行接收端基帶算法的處理,最終完成信號解析。然而,該種處理方式未能結合信道環境,因此不能很好的降低接收機的運算開銷。而在通信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在接收機算法日趨復雜的現實面前,如何有效降低接收機運算開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難題。
首先,正如上述所述,在終端與基站建立通信過程中,首先得完成初始接入,而在初始接入過程中,由于終端與基站之間的距離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常把接入時隙拉的相對較長,以避免接入信號落在其他時隙造成影響,在小區擴展模式下,接入時隙將拉的更長。然而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在被拉長的接收時段內可能只有某一小段承載了初始接入的信號,所述被拉長的接收時段內的其他部分只承載著功率較小的干擾信號,亦即,目標信號激活區只占接收時段的一部分。
其次,在完成初始接入后,進入業務通信過程中,對于小區擴展模式,由于多個時隙的接收時段承載的只是一個時隙的數據,換句話說,信號激活區同樣只占接收時段的一部分。
再次,信號在移動通信過程中,在很多時候,由于建筑物遮擋等原因,部分時隙通過信道傳輸到達接收端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是殘缺的信息,換句話說,雖然接收端接收到信號,但由于信息丟失的嚴重程度,部分已經沒有解析的必要。
最后,對于多天線系統,尤其是室內的分布式天線系統覆蓋模式,很多情況下,由于不同天線共享同一個基帶池,但不同天線在物理上存在較大的隔離度,他們各自收發各自目標覆蓋區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同一時隙,多常存在幾個天線中只有某一個天線接收到信號,其他天線只承載著功率較小的干擾信號,因此,如果其他天線對接收到的干擾信號也執行接收端處理,則會導致接收端處理資源的浪費。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于移動通信中的接收端,很多情況下并非所有接收時段都承載有用的信號,傳統接收機對接收到的信號統一處理的方式效率較低,導致接收端處理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接收端的信號處理效率,降低接收端處理資源的浪費的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方法。
一種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信號;
根據預設的判斷條件判斷接收信號是否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
如果是,則對信號激活區內的信號執行接收端的信號處理;否則,對接收的信號不執行接收端的信號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方法對接收的信號首先利用預設的判斷條件判斷是否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如果沒有有效的信號激活區,說明接收的信號不是有用信號,因此不對接收到的信號執行處理;如果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則接收的信號包含有用信號,但只有所述有效的信號激活區內的信號是承載有用信號的,而其他部分可能是干擾,可能是已經損壞丟失的數據,因此,只對所述有效的信號激活區內的信號執行接收端的信號處理。由于對接收的信號執行了篩選,再進行信號處理,大大提高接收端的信號處理效率,降低接收端處理資源的浪費,降低接收機的運算開銷。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接收端的信號處理效率,降低接收端處理資源的浪費的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系統。
一種移動通信中信號接收處理系統,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信號;
預判模塊,用于根據預設的判斷條件判斷接收信號是否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
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預判模塊判斷接收信號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時,對所述信號激活區內的信號執行接收端的信號處理;在所述預判模塊判斷接收信號不包含有效的信號激活區時,對接收的信號不執行接收端的信號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26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