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拉鏈及其鏈齒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2547.0 | 申請日: | 2011-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4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榮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冠宇拉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B19/24 | 分類號: | A44B19/24;A44B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鏈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拉鏈及其鏈齒,尤其是一種具有良好的密合效果的拉鏈及其鏈齒。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是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I317266號“滑動式扣結件的鏈條”發明專利,揭示第一種現有拉鏈7,由數個鏈齒71及二鏈布72所構成,該數個鏈齒71排列設置于該二鏈布72相對的側緣,且各該鏈布72的鏈齒71形成錯位。為方便說明,以下僅利用其中一鏈齒71及其中一鏈布72進行說明。該鏈齒71屬于單齒結構,且該鏈齒71借助一支持部711成形于該鏈布72的側緣;該鏈齒71于中間部位形成縮徑的一頸部712,該頸部712于前端連接設置膨大狀的一嚙合頭部713。其中,該頸部712設置一扣合突部714,而該嚙合頭部713則設置一扣合凹部715。借此,各該嚙合頭部713可以嚙合于二相鄰的頸部712,且各該扣合突部714可以扣合于二相鄰的扣合凹部715,使該現有拉鏈7呈現封閉狀態。
一般而言,請參照圖2所示,當各該嚙合頭部713伸入二相鄰的頸部712嚙合時,該嚙合頭部713與相鄰二頸部712之間必須存在有間隙(G),方可使各該嚙合頭部713能夠順利滑入或滑出二相鄰的頸部712,以便封閉或開啟該現有拉鏈7。然而,以該現有拉鏈7的單齒結構而言,由于該現有拉鏈7呈現封閉狀態時具有間隙(G),因此,導致液體、灰塵或空氣等物質容易從該些間隙(G)由外往內滲入;換言之,由于該現有拉鏈7具有密合效果不佳的缺點,因此,當該現有拉鏈7使用在雨衣、衣物的口袋或防水袋等結構時,容易使雨衣內的服裝、口袋內部或防水袋內部的物品沾濕、受污及受潮。
請參照圖3及圖4所示,也為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I317266號“滑動式扣結件的鏈條”發明專利,揭示第二種現有拉鏈8,由數個鏈齒81及二鏈布82所構成,且該二鏈布82的鏈齒81呈現交錯排列。該鏈齒81由一表面部81a及一背面部81b構成一雙齒結構,且該表面部81a及背面部81b皆借助一支持部811成形于該鏈布82的一側。該表面部81a自該支持部811朝該鏈齒81的前端812逐漸縮小形狀,使該表面部81a的前端812大致呈三角形;該背面部81b于中間部位形成縮徑的一頸部813,該頸部813于前端連接設置膨大狀的一嚙合頭部814。借此,其中一鏈布82的嚙合頭部814可以嚙合于另一鏈布82的二相鄰的頸部813,且其中一鏈布82的表面部81a的前端812可以伸入另一鏈布82的二相鄰的表面部81a。
按,請參照圖4所示,以該現有拉鏈8所形成的雙齒結構而言,主要借助各該背面部81b的嚙合狀態來封閉該現有拉鏈8,該表面部81a及背面部81b的厚度僅分別為該鏈齒81的厚度的一半,且其中一鏈布82的各該表面部81a僅分別伸入另一鏈布82的二相鄰的表面部81a。整體而言,由于各該表面部81a之間并無任何卡合結構的設計,因此,在該背面部81b的厚度縮減的情形下,相對降低各該背面部81b之間的嚙合強度;換言之,僅該頸部813及嚙合頭部814有嚙合作用,而該表面部81a則無嚙合作用,故該現有拉鏈8受力相對較差且不穩。
請參照圖5所示,是中國臺灣專利公開第201026249號“拉鏈”發明專利,揭示第三種現有拉鏈9,由數個拉鏈鏈齒91及二拉鏈布帶92所構成,且該二拉鏈布帶92的拉鏈鏈齒91呈現交錯排列。該拉鏈鏈齒91由一鏈齒上半部91a及一鏈齒下半部91b構成一雙齒結構,且該鏈齒上半部91a及鏈齒下半部91b分別借助一第一布帶夾持部911a及一第二布帶夾持部911b成形于該拉鏈布帶92的一側。該鏈齒上半部91a由該第一布帶夾持部911a朝內逐漸縮小形狀,以形成一第一頭部912a;該鏈齒下半部91b于相對該第二布帶夾持部911b的一端形成一第二頭部912b,且該第二布帶夾持部911b及第二頭部912b之間形成縮徑的一頸部913b。借此,其中一拉鏈布帶92的第二頭部912b可以嚙合于另一拉鏈布帶92的二相鄰的頸部913b,且其中一拉鏈布帶92的第一頭部912a可以伸入另一拉鏈布帶92的二相鄰的第一頭部912a。
然而,該第三種現有拉鏈9的結構如該第二種現有拉鏈8,將該拉鏈鏈齒91區分為該鏈齒上半部91a及鏈齒下半部91b,且該第三種現有拉鏈9的鏈齒上半部91a所形成的第一頭部912a也缺少卡合結構的設計。因此,僅借助各該拉鏈下半部91b互相嚙合的結構設計來封閉該現有拉鏈9,也使得該第三種現有拉鏈9所能承受的側向拉力相當有限,受力相對較差且不穩,導致該第三種現有拉鏈9仍具有嚙合強度不佳的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冠宇拉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冠宇拉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25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